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骨质疏松是什么病?为什么成为四大慢病之一?

vince 0

Last updated on 2020年10月30日

在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将慢病范围扩大,其中就包含了骨骼,现有的慢病包括四大类慢性病+口腔+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同时,在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中正式将骨骼健入“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中,其中的三健除了健康口腔、健康体重之外,就是健康骨骼,明确提出预防骨质疏松。

为什么将骨质疏松列入“三健”之一?来看看什么是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根据WHO对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类如下: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发生
  •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 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就是骨折(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

在国内老年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将不断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大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3亿(约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近1.5亿(约占总人口的10.8%),其中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14.4%,女性为20.7%。

  • 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0%,50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
  • 与1990-1992年间相比, 2002-2006年间50岁以上男性/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分别增长了1.61、2.76倍

未来几十年中国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人数持续增加,社会负担加重:

  • 2015、 2035和2050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 分别约为269、483和599万例次
  • 2015、2035和2050年我国用于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的医疗费用分别高达720亿元、1320亿元和1630亿元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结局令人担忧

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80%的患者无法恢复骨折前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因此,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就尤其重要,所以国家也将其列入慢病规划并在健康生活行动方案中列为专项行动。目前已有很多体检机构将骨质疏松列入筛查项目,通过超声波或是DXA射线进行确诊,实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生脆性骨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站稍后会根据骨质疏松诊疗指南提供在线风险筛查工具,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