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Featured

《经验丹方汇编》

vince 0

先考亭立公一生乐善,不幸中年弃世,垂没嘱峻曰∶“吾家世代种德,汝当善承先志。”峻泣而志之不敢忘尔。时终天悲痛,急患失血,几危!逾年稍愈,母氏许谕峻曰∶“汝犯此症,功名之念已矣。吾见汝自幼好辑方书,不如留意岐黄,一可以养生,一可以济世,庶不负先人好善之嘱也。”峻遂矢志医业,所夕不怠。一闻灵验奇方,必重礼购求;或遇急病即对症试之。其有效者,辑选择焉。如是十有余年,积集约八百余方。癸未春,旧患复发,迄今三载,病势日增。峻已自料不起矣,将欲为善后计,而藐兹孤儿,襁褓未离,尝闻积德可以贻后而善。书中惟舍药施方,最为切要。幸得友人徐芸兄,素存与善之心,去后刊刻《阴注证》、《并微今铎》二书行世,而举业之余亦尝旁及小道,爰同心遍采神方,汇集成编,今夏方得脱稿。而峻旧患大作,命在须臾,但是编积十年之辛勤,志欲公世,岂可不终厥事。

Featured

《肘后备急方》

vince 0

医有方古也。古以来着方书者,无虑数十百家,其方殆未可以数计,篇帙浩瀚,苟无良医师,安所适从?况穷乡远地,有病无医,有方无药,其不罹夭折者几希。丹阳葛稚川,夷考古今医家之说,验其方简要易得,针灸分寸易晓,必可以救人于死者,为《肘后备急方》。

《肯堂医论》

vince 0

痘诊之症,不着先秦古书,故溯流穷源,类多未定之见。有谓在母腹中时食秽血而致者,有谓在交媾时欲火所钟者,盖皆胎毒也。宋元以来,医家之说大抵皆然。而近又有天行疫厉与伤寒同,则是外感了,与胎毒无干,不知伤寒之病,人有不患之者;而痘则人人不得而免。伤寒则既病之后,不能保其不再病;而痘疹一出之后,永不复出。

《续名医类案》

vince 0

黄帝言∶不能起死人而不杀生人。扁鹊述其言,是病已成,虽黄、扁不能使之生明矣。其有本无病、或小有病而误针之,以至于不可救,则粗工之罪也。然而病者之妻子父母,转诿之命与数,而粗工哓哓自解,且以为吾尝尽心于是,而不谓其人之不克承也。天下如此其大,岁月如此其悠且久,粗工遍满宇宙如此其众。计其一日之中,方心毒手所斩刈戕贼者,各列其姓氏,各存其医案,盖较之谳狱决囚之册,或相什佰,或相千万,而不可底止。

《脉因证治》

vince 0

余自归里后,杜门不与世事接。先太宜人病痰饮,延叶眉寿治,历四年弗痊,而眉寿谓为痼疾难效。因遍览方书,颇会其旨,拣方以治,不一年而瘳。后遂旁收博采,穷幽极渺,而于长沙、河间、东垣、子和、丹溪诸书尤三致意焉。窃尝谓医之有长沙,时中之圣也;而四家并峙,犹清任和之各成其圣,偏焉而至者也。学不从此参究,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其能之乎?但四家自河间、东垣而外,子和文多缺略,未为全书;丹溪著作,类出门人记载。惟闻《脉因证治》一书简而赅,约而尽。学人循是而窥长沙,如得其船与楫,沿而不止,固自不可量也。而流传绝少,历三十年未获一嗒,心常怏怏。岁乙未,客有持来示余,欲广诸同好,亟请付梓。不禁欣感交集,以为一线灵光,忽然涌现,真为桑榆之幸。因不辞而为之序,以弁其首。

《药征续编》

vince 0

孔子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医药之道,苟不精义,致用也难矣。其观象索本,知几通变,非天下至精,孰能与于此哉?仲景氏出,方法悉备,其书虽存,而知意味者鲜矣。于是治疾之要,唯知随证,而不知观证之有法也。其论药能方验药功,混为一,终不辨本性也。如斯而得入神,孰不为良医耶?村井大年,肥后人也,笃信吾先考东洞翁。治旧 ,起废疾,名声振四海。顷者集《药征》不载之药品,稽古征今,审其功能,作《药征续编》,大年之精斯道也。读此书而观其所论,则可知焉。

《虚损病类钩沉》

vince 0

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任继学,悬壶60年,熟谙中医经典,敢于探索创新,在中医急症研究上卓有建树。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对中医理论颇有发挥。虚损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任继学教授重视辨治虚损病,并从理论溯源、临证体会等方面探索总结。本文是他指导博士生对虚损病的系统认识。

《育婴家秘》

vince 0

医道至博,幼科最难。如草之芽兮,贵手调养;似蚕之苗兮,慎予保全。血气充兮,脉无可诊;神识未开兮,口不能言。城求于心,评察乎面,苟得其要也,握造化于妙手,未达其旨也,摘章句于残编。

《胎产指南》

vince 0

胎产一科,存亡系乎呼吸,利病关乎终身,于医道尤为切要,学医者尤不可不讲明而切究之也。先世名医,如朱丹溪、薛立斋诸公论之綦备。然求其操乎至要,简而易从者,则莫若《胎产指南》一书。是书原序云∶“出自单南山。其人里居、名字,已不可考,昔越郡钱升先生,得此秘本,而精子胎产之科,名冠一郡。乾隆癸巳,吾乡伊芳学曾先生,在宁郡道暑,得此书于绍友娄君之手,遂亦以胎产驰名于吾邑。阅历四五十年,以其所经验者笔之于书,示后人当神明于法之中,不容偏执,名曰《女科医案》,凡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