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呛
(又名子嗽)
娠妊数月,胎热冲肺金,常有咳嗽者,宜用泻白散加黄芩、苏梗、川贝主之。如感风热,再加荆芥、桔梗、甘草。毋任咳嗽伤肺,至成产劳。又不可用温散之味,如羌活、麻黄、桂枝之类,反伤肺而助火,恐胎热上逼,莫可疗也。如前药之不愈,可服六味地黄汤,为至稳之法。
既感受风热,而云可服六味地黄汤,是直将外邪腻住,锢蔽不出,为后劳病基础。噫,可慨也夫?(徐评)
泻白散
桑白皮(二钱) 地骨皮(三钱)
二味煎服。
六味地黄汤
熟地(三钱) 萸肉(一钱) 茯苓(一钱) 山药(二钱) 泽泻(八分) 麦冬(一钱五分,此味代丹皮)
水煎,空心服。
子鸣
孕妇腹内出声,乃小儿腹内啼也。此由胞中疙瘩,儿常含于口中以吮血。偶然孕妇攀高拾物,脱出儿口,因而啼鸣。急令孕妇曲腰就地片时,如拾物状,啼即止矣。或服四物汤加白术、茯神二剂,胎气安固。然必孕六七个月者有之。
子喑
娠妊至八九月忽然不语,谓之子喑。不必惊慌,但以饮食调养,可不必服药。此胞胎系于肾,肾脉贯舌本,待分娩自能言也。如不放心,可服四物汤加茯神、远志。亦有即能言者,妄投杂药,反恐有误。
子淋
肾开窍于二阴,与膀胱为表里。热则小便淋漓,甚者心烦闷乱,用子淋散主之。如肾虚热,不能司化,用六味汤加车前子,或加知柏治之。又有安乐散、葵子汤,皆可选用。
子淋散
茯苓 麦冬 木通 甘草 大腹皮 淡竹叶
水煎服。
安乐散
人参 麦冬 归身 甘草 通草 滑石 细辛 灯心(各五分)
水煎服。
葵子汤
冬葵子 滑石 木通(各等分),加葱白七寸,水煎服。
小便不通
(又名转胞)
此症不比淋,淋乃频数,为子淋。不通则点点滴滴,甚至点滴不能下,症重于子淋矣。此胎坠于下胞系被压,故名转胞。其祸最速,如不急治,即浊污上逆,上吐清水,如关格者,可不危乎。升举胎气,朱丹溪先生用补中益气汤,服下随探吐之,大有义理。吾师钟龄先生用茯苓升麻汤,每效如神。古方有用四物汤加黄芩、泽泻,此治轻者而用也。又张仲景先生治转胞,方用八味汤。乃下焦偶感虚寒,胎气阴冷,密水断流,得暖则阳气宣通矣。
又有一症,为孤阳无阴,不能化气者,宜补其阴,古方滋肾丸是也。吾师用六味汤加车前、牛膝,亦多收功。斯二症一阴一阳,水火之分,极宜深究,不可错误。当诊其脉之迟数,察其人喜冷喜热,合而辨之,庶不误人。
补中益气汤(见前)四物汤(见前)六味汤(见前)
茯苓升麻汤
白茯苓(五钱) 赤茯苓(五钱) 升麻(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苎根(三钱)
急流水煎服。
八味汤(即六味汤加桂附)
熟地(三钱) 萸肉(一钱) 山药(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泽泻(八分) 麦冬(一钱,代丹皮)肉桂(三分)制附子(三分,此二味胎中慎用)
水煎凉服。
滋肾丸
黄柏(一两,炒) 知母(一两,蒸炒) 肉桂(一钱,去净皮研)
蜜丸,开水下五钱。
孕悲
孕妇无故悲泣,为脏躁也。用大枣汤,或竹茹汤治之,自愈。
大枣汤
小麦(三两) 甘草(三两) 大黑枣(十枚)
水六碗,煎三碗,分三四次服。
淡竹茹汤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半夏(五分,泡) 麦冬(五钱) 甘草(五分) 竹茹(一钱五分)
加枣姜,煎服。(此方心虚、虚烦、惊悸,皆可治。)
尿血
(加味逍遥散,见下集乳痈门)
孕妇血尿,不必惊慌,方用续断汤。或胶地汤。如怒动肝火,用加味逍遥散。若食火炙热物,用加味清胃散。有血热流滞于脬,即为血淋,用葵子一升,研细,水煮二升,分三次服。
清胃散
黄连 生地 连翘 升麻 麦冬
续断汤
川续断(五钱) 赤芍药(五钱) 生地(一钱) 当归(五钱)
共为末,每空心,葱白煎汤调服二钱。
胶地丸
阿胶(二两,蛤粉炒为末) 大生地(二两,酒蒸熟杵膏)
二味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此方极稳且补血,如急时,每样二钱,水煎服。
乳泣
有孕在腹,乳自出,名曰乳泣。泣多,恐生子难养,缘内血不足以养胎也。乃气血虚弱,不能统摄,多服八珍汤以助其血,子遂能育,所谓医有赞育之功。
八珍汤(见前胎漏)
胎不长
妇人月经不行,已六七个月,从前月事准,今又无病,腹不见大,脉见微滑,但不甚旺,此胎不长也。是以常有十二三个月而生者,此产母血气不旺,法当助其血气,补其脾胃,即胎长腹大而生。补脾用五味异功散,培血用八珍汤。如有别疾,随症加减。《集验方》用鲤鱼尺许,煮食其汁,胎能长。《指掌方》用黄 汤、白术丸,皆能长胎,均助脾胃、补冲任之法。
五味异功散(即六君子除半夏)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加姜枣煎服。(此方除陈皮加四物汤,即八珍汤)
黄 汤
黄 白术 茯苓 麦冬 人参 陈皮 甘草
姜枣煎服。
白术丸
白术 当归 阿胶 地黄 川芎 牡蛎 川椒
蜜为丸。
热病防损胎
(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孕妇或感伤寒,或染时令火症,烧热昏昏不退,急用凉药清解,以保其胎,如三黄、解毒、芩、连、羚羊,惟犀角伤胎之物,不宜用。如不解,至胎损腹中,不得下,孕妇昏愦,斯时极难着手,须验产母之舌。如面赤舌青,其子已损,急用平胃散加朴硝,服下立出。但死胎不得不下,下之又恐气随下脱,不下又难保产母。倘面青舌赤,及面舌俱青而口吐白沫者皆两命难存,不可为也。设遇胎下面转赤,尚有一息之存,随即以参归地救之,间可活十中一二。
热入血分,不用犀角。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第不可过剂耳。
平胃散
苍术(二钱) 浓朴(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加朴硝(五钱) 煎服。又方∶独用朴硝三四钱,童便一盅和热酒调服,即下。但下后即如产后温补,若仍作热症医,即错矣。
热病伤胎,下后即用温补,是促其母死耳。(徐评)
当前显示第 5 页,共 12 页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