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评注产科心法》

vince 0

娠妊伤寒

凡遇伤寒必保胎,莫与寻常一样猜,最稳只宜香苏饮,分经加味变通来。

香苏饮

香附 紫苏 陈皮 甘草 砂仁

如太阳经加防风,荆芥,秦艽,阳明经加葛根、知母,少阳经加柴胡、黄芩、人参。

疟疾

(即是少阳症,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此症乍寒乍热,过时神清。有一日一发者,有隔日一发者,始则亦宜香苏饮表之。如待寒热分明,始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切勿早用柴胡。若汗多宜加人参,如热盛寒少而有汗,可加石膏、知母以凉散退热,勿致热伤胎气,早为留意。

小柴胡汤

柴胡 人参 茯苓 陈皮 甘草

泄泻

感寒湿者水泻,食生冷而不化者溏泻,皆用神术散以治之。

神术散

制苍术(一钱五分) 浓朴(八分,炒) 陈皮(八分) 甘草(五分) 藿香(一钱) 砂仁(五分)

加姜一片煎服(或加茯苓大腹皮)。

痢疾

泻轻而痢重,痢则里急后重,下痢红白,稠粘臭秽,此积物与热结聚肠胃,气闭不通,宿滞不去。不愈,初宜葛芍汤,次用消积,再用香连丸。总以能食者轻,食减者重,绝食噤口者死。

葛芍汤

葛根(二钱) 赤芍药(三钱) 广皮(一钱五分) 苦参(一钱) 陈茶叶(二钱)

煎服。不已,再加山楂(三钱,炒),神曲(一钱,炒),或槟榔(五分)。

香连丸

广木香(一两,焙) 川黄连(五钱,焙)

神曲和为丸,每服二钱,米饮汤下。止后随服生地四物汤,以调血分。

鬼胎

人之脏腑安和,心正无思,精神健旺,气血充实,安得有妖魅之邪乘之?惟体本柔弱,精神或乱,或独居静室而多惊疑,则邪气交侵而受,或梦与鬼交,而成经闭腹大,正如怀子一般。但其妇必面色青黄不泽,脉细涩,或大或小,两手两样。更改无定,或作寒热之状,攒眉不乐之形,此由肝脾愤郁之气,非胎也。治用雄黄丸攻之,而以各经见症之药辅助元气。前贤又有斩鬼丹,极妙之用,消去,随服桂附八味,或服六君子汤、归脾汤,以补正心脾,自无他患。虞氏曰∶此肝肾相火,发为白淫,流入子宫,结为此胎,是本妇之精结,非真有鬼交也。

古人论鬼胎云,皆由其人阳气不足,此语诚然。盖阳衰失其冲和之令,致阴气凝聚,宛若胎形,阴气愈凝,其腹愈大。用药振其阳气,其胎即化为乌有。或不治,待其人阳气自旺,其胎亦消。曾见一妇,怀妊日久而不产,一日大便出气,而皤皤大腹,竟因是而消,此即鬼胎者也。(徐评)

雄黄丸

明雄黄 鬼臼 丹砂(水飞,各五钱) 延胡索(七钱) 麝香(一钱) 半夏(一两,姜炒) 川芎(七钱)

共为末,蜜丸,空心服三十丸。

斩鬼丹

吴茱萸 川芎 秦艽 柴胡 芫花(醋煮) 僵蚕 巴豆霜 巴戟天

蜜丸,酒下七丸出恶物愈。

桂附八味(见前小便不通)六君子(见前乳泣异功散加半夏)归脾汤(见前胎漏)。

吐血

孕妇吐血,或因感风热者,必咳嗽。嗽久见血,用香苏饮加黄芩、象贝,以清散风,去咳止血,必不吐也。或胎热胃火上冲而吐者,但用安胎饮加黄芩、麦冬,其生地只用小者,胎凉血自归原。或因食煎炒炙 之物,致胃火上逆而吐血者,用清胃散去丹皮加麦冬、黄芩主之。若本体虚弱,素有血症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地骨皮、钗石斛、麦冬、牛膝,其虚火自安。

安胎饮(见胎动)六味地黄汤(见前)

(加味)香苏饮

苏叶(一钱) 香附(八分) 陈皮(七分) 甘草(五分) 荆芥(八分) 蔓荆子(一钱五分) 秦艽(一钱二分) 川芎(三分) 防风(五分)

水煎服。

清胃散加减

生地(三钱) 连翘(一钱二分) 黄连(三分) 麦冬(二钱) 黄芩(五分) 象贝(一钱)

煎服。

便血

孕妇大便见血,亦是血热妄行。大凡血症,上行为逆,下行为顺,宜服生地四物汤加麦冬、槐米、赤芍、甘草主之。如系脏毒,加金银花必自愈。

大便燥结

孕在腹中,总有胎热。大便燥者多,切勿临圊用力努挣,多有因此而小产者,为用力努伤胎气,致儿随下,亦有挣伤胞衣而坠下者。盖胎被气迫下,气愈迫而大便愈难出,只宜服生地四物汤加松子、黑芝麻,或麦冬、栝蒌,并以菜油或生麻油冲汤饮之,皆以润肠之意。而大黄滑利之药,皆忌服。

孤浆

娠妇六七个月,暴下黄汁水,或如胶或如豆汁,多者升许,名曰孤浆,并非产也。然每每胎动腹痛,皆气血元虚,若认为产,心慌神张,则胎必根据而坠矣。急服黄 糯米汤可保胎,服。人参者更妙。方用黄 六两,糯米半升,水七升,煮汁三升,分作四服,日三夜一,尽服完为妙。

误服伤胎之药

薛立斋曰∶妊妇误服毒药胎动不安者,急服甘草、黑豆、淡竹叶,浓煎以解之。予谓毒药者,即《内经》妇人身重,毒之如何。此必有他病,而用胎中所忌之药,致胎动也,非真有信砒毒耳。

《素·六元正纪大论》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盖药所以去其病,病去则胎自安。虽大毒之药,何伤胎之有哉!苟药不中病,虽通草、滑石等平淡之药,亦足以伤其胎。是医者之过,非药之过也。若汪氏之说,全失经文之旨矣。(徐评)

淡竹叶欠妥。若误服热药致胎动者,绿豆汁饮之最妙。(徐评)

心痛

《大全》曰∶娠妊心痛,乃风邪痰饮交结。予谓肝气不畅者多。若伤于络,则乍作乍安,名曰厥痛。若胎动下血,乃伤触子脏也,用安胎饮或火龙散、手拈散。轻者一味砂仁汤,使气调自安。若果真心痛,指甲青,朝发暮死,夕发旦死,无能为力。然此症怀孕者少,盖心真痛为寒冷入心,水克心,火灭也。而怀妊者必有胎热,当之不致寒水上凌于心。

心者君主之官,端拱无为,岂能为痛,痛者,乃肝胃之气不畅,或风邪痰饮交结之故也。(徐评)

火龙散

川楝子 茴香(各一钱) 艾叶(一钱五分,盐水炒)

煎服。

手拈散

延胡索(五分) 五灵脂 草果 乳香 没药(各一钱)

共为末,每服一钱。

当前显示第 6 页,共 12 页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