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vince 0

目录

淋证

慢性肾盂肾炎

郝某,女,43岁,1993年10月1s日初诊。自10年前患“急性肾盂肾炎”,此后一直未彻底治愈,时好时坏,每遇感冒、着凉、饮食不慎、劳累等均能发作。近几年来,发作时各种抗菌素、消炎药等均无效激服中药,开始几次有效果,现已无济于事。前天下午困气候变化又突然发作,尿痛,尿急,尿频,尿赤,同时伴有发冷发热,腰痛乏力,又去医院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0~15个/高倍视野,尿白细胞30~50个/高倍视野,拟诊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又开药氟哌酸之类药品未服,本已失去信心,但又痛苦难忍,求赵老一治。刻下,除泌尿刺激症外,伴见口渴欲饮,心烦急躁,大便偏干,舌红苔黄,脉滑细且数,体温37 6℃。证属湿热蕴郁膀胱,气化不利。治拟先以清化湿热,疏调气机,佐以凉血通淋方法。

药用:前胡6克,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荆芥炭10克,防风6克,白茅根10克,芦根20克,木通色克,扁蓄10克,冬葵子20克,大黄1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

服药7制,发热未作,尿路症状减轻,余症缓解,仍以前法进退。

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茅芦根各10克,小蓟10克,川楝子6克,冬葵子20克。

服药7剂,膀胱刺激症状消失,尿检正常,精神好转,二便正常,唯腰痛酸楚,疲乏无力。改用凉血育阴,益气固肾方法。

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冬葵子20克,杜仲10克,川断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黄芪10克。

服药14剂,精神振作,症状皆除。调整方药以巩固疗效。

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生地榆10克,旱连草10克,女贞子10克,补骨脂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

隔日服1剂,连服4周。半年后追访除因春节时过服辛辣并劳累而轻度反复外未出现大的发作。

【按】:淋症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气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等类型,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本病案病程10年之久,每因劳累或饮食不慎等抗病能力下降时病可发作,相当中医的劳淋。劳淋是由于五脏受损,遇劳而发的一种淋病。临床表现为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劳倦之后而发等。发作期用清化湿热,凉血通淋方法,但用药时切不可过度寒凉,以防克伐脏气+阻滞气机;也不可因脏气受损,过早滋补,以防气机受阻,闭门留寇之弊。在病情稳定期宜益气固肾,凉血育阴。但始终注意保持气机的通畅与膀胱的气化功能。另外注意饮食调养与功能锻炼。饮食宜清淡,忌宴辣厚腻之品以及寒凉之属;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与抗病能力,如走路,爬山,跳舞等;女同志尤期注意经期、妊娠、产后外阴部的卫生,对于防止淋症的发生与复发有重要意义。

泌尿系感染

吕某,女,28岁,1989年9月5日初诊。自3日起,因服冷饮之后,自觉恶寒发热,排尿不适,尿频,尿急,继而发冷寒战恶风,尿道灼热刺痛,去医院就诊,查体温39.6℃,WBC2300/mm 3,尿检:白细胞30~50个/高倍视野,红细胞?10~20个/高倍视野,脓球少量,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用抗菌素与解热止痛药后,大汗出,热退,寒战止,从第二天开始又复作,特来求赵老医治。刻下,发热恶风,尿频,尿急,尿通灼热刺痛,尿急不尽,小腹拘急,腰部发凉且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滑细且数,体温38.6℃,尿检查: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20~30,脓球大量。证属湿热蕴郁,下注膀胱。

治拟清热化湿、凉血通淋。药用剂防败毒散加减,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前胡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滑石10克,瞿麦10克,木通2克,炒山栀6克,炒槐花10克,大腹皮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20克。

服药3剂发热见轻,又服4剂,热退,尿路刺激症消失,大便偏干,小便色赤,体温正常,尿常规检查:血球3~5个/高倍视野,红血球O~2个/高倍视野,湿邪渐化,余热未愈,仍以前法进退,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白芷6克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茅芦根各10克,桑棱10克,柴胡6克,黄芩6克,焦三仙各10克,小蓟10克。

又服上方14剂,尿检正常,无其他不适。

【按】:淋证临床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数,滴沥刺痛,或痛引腹腹,或伴有血尿,或伴有尿浊,甚至排出砂石等。其中包括一部分现医学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以及急慢性肾盂肾兜等病。此患者素体湿热较盛,又进饮玲,寒湿外袭,内外湿热相合,传入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发为淋症。赵师认为患者虽恶寒较重,甚则寒战,但并非冷淋。冷淋多为肾气不足或命门虚寒。此病案有恶寒战傈,乃寒湿外袭,气机阻滞,阳气不得外达而致。因此治疗必先化湿邪为主,兼以清热方法邀里赵师重用风药,老师认为风能胜湿,风能开郁,风能调畅气机。另外必注意饮食宜忌,饮食宜清淡,生冷辛辣油腻当禁之。

遗尿

阎某,男,11岁。于1992年1月26日初诊。患儿自幼至今,每夜尿床1~2次,形体瘦弱,心烦急躁,夜寐梦多,时有梦语啮齿,乏力,食欲不振,精神不集中,经常腹痛,大便干结小便黄,气味臭秽。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肝胆郁热,阳明积滞。

治法:清泻肝胆郁热,消导胃肠积滞。

方药:蝉表6克,片姜黄6克,白僵蚕10克,大黄2克,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7剂

【二诊】

服药大便溏泄4~5次,三剂后正常,遗尿未作,除心烦急躁外,余症皆减。脉弦滑,舌红。原方去柴胡、黄芩、川楝子,加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7剂

【三诊】

近一周来仅尿床一次,舌红苔白,脉弦细。继用前法。

药用;钩藤10克,蝉表6克,僵蚕10克,枳壳6克,郁金10克,复盆子10克,7剂

【四诊】

遗尿未作,饮食增,夜寐安,精神爽,二便正常。黄连2克,蝉衣6克,僵蚕10克,复盆子10克,钩藤10克,川楝子6克,生牡蛎20克,7剂,巩固疗效。

【按】:小儿遗尿,既往多认为由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失约所致。此患儿经常腹痛,食欲不振,舌红苔黄,大便干结,此为胃肠积滞,郁而化热;心烦急躁,夜寐梦多,甚则梦语啮齿,舌红,脉弦数,乃湿热蕴郁肝胆,内扰心神}湿热下移,蕴结于膀胱,热迫膀胱失约则睡中遗尿。《医学心悟?遗尿》云;“火性急速,逼迫而遗。”热灼津液,则尿臊色黄。老师用升降散升清降浊,调畅气机,荡涤胃肠之积滞;再以柴胡,黄芩,川楝子清泻肝胆之郁热,使之郁散湿去热清,故能奏效。

肾盂积水

孙某某,女,12岁初诊

自幼遗尿,迄今未愈。每夜必于睡眠中遗尿1~2次,全不自觉。近作B超,示双侧肾盂轻度积水。大便干结,小便不畅。舌红苔黄且腻,脉象弦精且数。湿热蕴郁下焦,先用清化湿热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大黄2克,蝉表6克,雷丸6克,滑石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大便畅行。小溲色黄不畅。入夜仍遣尿1次。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此肺气不宣,三焦不利。必开通肺气,以利三焦。

苏叶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前胡6克,荆芥6克,防风8克,白芷6克,独活6克,大黄2克,使君子10克,雷丸6克。七付

【三诊】

小溲较前畅利,夜间遗尿减轻。大便偏干,脉仍精数,舌红苔黄。仍用宣肺化湿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白芷6克,杏仁10克,前胡6克,焦兰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使君子10克,雷丸6克,茅芦根各10克,大黄3克,七付

【四诊】

夜间遗尿显著减轻,已能于睡中自醒如厕小便,一周来仅遗尿1次。夜梦已减,时觉心烦,舌红苔黄,脉象弦滑,仍用前法进退。

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1克,苏叶子各10克,前胡6克,浙贝母10克,使君子10克,雷丸6克,川楝子10克,七付

【五诊】

上药续服一周,夜间未再发生遗尿,白天小溲畅通,大便如常,食眠均佳。经肾脏B超复查,报告双是肾盂未发现积水。病已向愈,遂停药观察,并嘱其少食肥甘,以防复发。

【按】外儿遗尿并非皆是肾虚。若湿热蕴郁,肺气不利,气化失司,也可导致遗尿,本案即是一例。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小便通利正常与否,与肺气关系甚大。本案患者白天小便不畅,夜间小便自遗,全是肺气失于宣化,湿热童结不行,三焦水道不利所致。其肾盂积水也说明了水湿蓄积不行。初诊用风药胜湿,活血化瘀通络,并琬利三焦之品,因缺少宣肺之品,故疗效并不甚理想。二诊以后,从宣肺入手,仍用风药胜湿与疏利三焦水道,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当前显示第 35 页,共 46 页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