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痈
少腹痈症有气血凝滞者,有湿热流注小肠者,有寒湿郁结而成者。恙起去夏,少腹梗硬,攻冲作痛。少腹乃广肠部位,肝脉游行之所,肝气拂郁,寒邪乘之,肠胃之气火失利,血随气阻,日久正虚邪凝愈甚。自冬及春,愈形高肿,色红而软,内脓已成,定须外溃。然肠膜受伤,恐粪秽并出,且饮食少进,溲出便闭,内热舌干,脉数,阴伤热郁,倘大脓后胃气不苏,元气不续,深为可虑。若论疡科治法,当补托毒之剂,然虚不受补,清则碍脾,治当舍外而从内。议调胃育阴,阴充便自通,胃和而食自进矣!
生首乌 淮药 柏子仁 茯苓 谷芽 北沙参 广皮 当归玉竹 毛燕
肠痈外溃,已得微脓,且秽从孔出,浊气外泄,大非所宜,脉象难和,食难渐进,惟虑正气与浊气并出,有上下交脱之虑。急当原方加白芍、参须、熟地。
腑气已通,原方加党参、石斛,去柏子仁、生首乌。
肠痈溃后,脓少气多,肿平一半,脉静身凉,一夜神安熟寐,是属佳兆。黎明之际,外患复增,肿痛,卯时气虚滞于大肠,邪正交攻肠膜,损伤恐难完固。当阴阳并补,兼以护膜,保无更变乃佳。
潞党参 怀山药 炙甘草 象牙屑 茯苓 广皮 当归 玉竹 大熟地 白芍 参须 黄丝绢
肠痈一月,少腹内硬,拘挛作痛,小溲混浊如脓。宜化瘀利湿。
萆 茯苓 淮膝 赤芍 泽泻 车前 黄柏 延胡 归尾 杏仁 蒌仁 藕节气血凝滞,少腹硬痛,小溲不爽,寒热,势成肠痈,急为流气化痰。
归尾 桃仁 延胡索 青皮 山楂肉 枳壳 乌药 五灵脂
肠痈一年,内膜已伤,形衰脉弱,难治之证。
十全大补丸,又服琥珀蜡矾丸。
肠痈外溃,秽从孔出,肠膜穿破,极难收口。宜十全大补加味主之。加木香、萸肉、黄丝绢。
肠痈内硬较松,脓亦较清,尚宜前法加减。
当归 鹿角胶 淮牛膝 泽泻 萆 甘草 蒲公英 肉桂 苡仁 赤苓
缩脚痈
缩脚痈两旬,右胯掣痛,兼恶寒热,急为疏解。
独活 防风 桂枝 川牛膝 左秦艽 全蝎 五灵脂 赤芍 当归 半夏 陈酒
缩脚痈三月,右胯掣痛,筋掣,大肉渐瘦,阴分已亏,络中寒湿不解,势成残废。当养荣温经通络。
生地 当归 独活 淮牛膝 炮姜 木瓜 天麻 附子 鹿角屑 桑枝 陈酒
湿瘀滞于肠胃,致成缩脚肠痈,右胯拘掣作痛,少腹肿硬,势将成脓。宜利湿化瘀。
归尾 赤芍 淮牛膝 茯苓 延胡 桃仁 青皮 生首乌 丹皮 半夏 金银花 藕节
缩脚痈,腿痛筋吊,急为和荣通络。
归尾 川淮牛膝 桃仁 秦艽威灵仙 桂枝 丝瓜络 赤芍 红花 独活 桑枝 陈酒
流注
脉象两关细弦而右兼涩,脾有湿痰,肝气大旺,荣卫不利,以致胸腹不舒,腰髀作痛,不能转侧,左肋痰注成漏,间日必服通利之剂,而胸腹顿舒。然取快一时,恐伤胃气,宜和荣卫化痰,兼平肝木。
当归 茯苓 黑丑 川楝子 青皮 苡米 陈皮 丹参 淮牛膝 半夏 郁李仁 丝瓜络
木旺水亏,脾多痰湿,肝风晕厥之疾数年,去冬渐至卧床不起,肝肾血液俱疲。春分后木挟相火用事,湿痰随风火之气充斥三焦,眩晕发热,遍体作痛。疑以旧恙复萌,讵知模骨之旁结为痈毒,约半月有余,是穴乃肝经部位火湿凝聚络中所致,肝热最易上升,湿火熏蒸胃腑,始则发热谵语,后渐热退神安。乃湿热之邪归并下焦,是外患之见,端非旧恙之复萌也。现已成脓半月,未得更衣,齿干苔燥,阴伤而湿火不化。症虽属外,而药饵尤当治内。
幸脉波和而关微弦象,似可无虞。拟用甘寒育阴,兼和中润下之治。
南沙参 麦冬 川石斛 大贝 柏子仁 栝蒌仁 苡米仁 茯苓 天花粉 藕 青皮 甘蔗
流注臂 已成,右肾俞穴结肿,痛难转侧,为患最剧,急为和气化痰。
苍术 乌药 半夏 全蝎 当归 川芎 桂枝 苏叶 赤芍 陈皮 独活 酒
背俞痰注痛,脓从肋缝而出,难以速愈,兼之发热面浮,胸腹饱胀,泄泻,脉滑数,痰湿滞脾症,非轻候,当先其内。
小川朴 茯苓 神曲 砂仁 鸡内金 苡米仁 麦冬 枳壳 青皮 生首乌 鲜荷叶
肾岩
肾岩乃疡科恶候,鲜有收功。经治以来,翻花肿硬虽见松轻,究未可恃也。仍宗前法进步。
红枣 藕 怀山药 当归 黄柏 泽泻 茯苓 知母 麦冬坚岩肿势较平,慎防出血,拟方多服保守而已。
怀山药 当归 川连 生地 黄柏 赤白芍 泽泻 龟板 茯苓 知母 乌鲫骨 丹皮
玉茎者,即宗筋也,乃肾脏之主。又十二经络之总会马口,端属手少阴心经。肾脏阴虚火郁,心肝二脏之火复会于此。始时茎头马口痒碎,渐生坚肉,业已年余。今夏破溃翻花,出数次,火郁日久,必致外越,血得热而妄行。经云∶实火可泻,虚火可补。且龙雷之火不宜直折,脉细数,阴分大伤,急当峻补真阴,兼介类潜阳之法。俾龙雷之火得以归窟,而外患方保无虞。
西洋参 麦冬 丹皮 天冬 小生地 元武板 粉茸 泽泻 白芍 藕
脱囊
脱囊黑腐,温邪内逼,哕恶泄泻,脉细,舌白,高年重症,慎防呃脱,先为和中止泄。
川朴 菖根 枳壳 车前子 左金丸 茯苓 藿梗 广皮 半夏 大腹皮 炙甘草 荷叶 土灶心
伏兔痈
伏兔痈漫肿内硬,已延两月,发热口干,脉虚数,宜养温通经络。
中生地 淮牛膝 肉桂 当归 陈皮 炙甲片 黄柏 制半夏 赤芍 甘草 桑枝
伏兔痈溃久,湿热上升,腮龈口舌糜腐,先为清解。
元参 川毛连 桔梗 连翘 花粉 粉丹皮 甘草 黄芩 灵根
眼胞痰瘤
眼胞属脾,脾气呆钝,湿痰浊气上升,滞于膜里,眼胞痰瘤数年,日渐肿大下垂,将来定须外溃,宜和荣化痰泄浊。
川芎 当归 南星 桃仁 清半夏 僵蚕 茯苓 陈皮 海藻 大贝 元参 姜
痰瘤渐松,前方加白芥子、毛茨菇、荸荠。
脾肚发
脾肚发外,溃烂势大,当以托里。
当归 甘草 连翘 银花 大贝 花粉 黄 赤芍 陈皮 绿豆
肠覃
脉来左部细弦,右部沉涩,荣血不足,肝气不强,脾气不利,气血与汁沫凝结肠外,结为肠覃,状如怀子。幸月事仍以时来,法宜养荣,兼流气化凝治之。
淮牛膝 丹参 川楝子 桃仁 青皮 上肉桂 当归 乌药 香附 延胡 瓦楞子 降香片
当前显示第 4 页,共 7 页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