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特有疾病的骨质疏松症,实际上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
评估结果:
请输入查询条件
背景现状: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目前约有9000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其中60~69岁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50%~70%。骨折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发生率约占20%,骨质疏松伴发的脊柱或关节退行性病变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是什么?
- 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
- 身高变矮,甚至比年轻时缩短3厘米以上;
- 脊柱后弯,胸廓畸形;
- 驼背,直不起腰来;
- 骨折,轻微活动就引起手腕、脚踝,脊柱等部位的骨折;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 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男性理想BMI指数是22,女性理想BMI指数是19。
- 对于不同的人种,同样的BMI可能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BMI水平在整体上低于欧洲国家,但据多项研究表明,亚洲人在较低的BMI水平时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危险。也就是说,中国人在BMI低于25时,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就开始增加。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 富含钙、维生素D,低盐、少糖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 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 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酒精可影响钙质的吸收。
- 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参考标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