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侧身图说
1.独手擎天势。此势就前势,将两脚相根据,站如丁字,左手叉腰下股上大骨间,右手从右股间,伸膀直肱逆撑而上,至头顶面,即随右手朝天,仰观掌背,使上右掌背对右脚背,目注神凝,呼吸三口,导气逆行,而脚跟两膝及左肱左膀亦须正直,不可放松,呼吸毕顺作下势。
独手擎天势图(图缺)
2.翻手拔刀势。此势就前势将右手着力绕头一转,由前转后,由后顺前至右肩窝处,即将右手握拳,一呼一吸,使气一提一平,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翻手拔刀势图(图缺)
3.开弓打弹势。此势就前势将左手放开,平掌顺势伸膀直肱,向左逆撑高与肩平,又随势收回,两脚换丁字向左,然后立定脚跟,竖起滕腰脊,将左曲腕与右平掌向两边一撑,如开弓状,头向左旋,目注左掌,右曲腕与左掌相对,壹志凝神,呼吸三口导气顺行毕,将右拳打出,顺作下势。
开弓打弹势图(图缺)
右三势毕,又由左独手擎天,右翻手拔刀,开弓打弹,然后功全,其诸法皆同。唯手脚掌拳头眼与气前向右者换左,前向左者换右耳,至于上身皆宜正直,左右不可偏废,六势毕顺作下势。
4.一字平肩势。此势就前势将拳打开,将掌放平,脚跟立地,掌心向下,掌背朝上,尽力向左右一撑,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一字平肩势图(图缺)
5.白鹤闪翅势。此势就前势脚跟离地,伸膀直肱,将两阴掌平肩按下,上身随之隔地尺余,呼气一口,随即伸膀直肱,翻阳掌提上平肩,直撑如前,吸气一口,复按复起,连根据三次。
余皆同前。
白鹤闪翅势图(图缺)
6.献杵团结势。此势俟闪翅起立直撑后,将两掌向前回抱,呼吸一口,使气团结如献杵起立之状,再作下势。余法同前。
献杵团结势图(图缺)
7.仰面朝天势。此势与正身图中仰面朝天法同。
仰面朝天势图(图缺)
8.拱立归位势。此势与正身图中拱立归位法同。
拱立归位势图(图缺)
第三章 半身图说
1.马上献杵势。此势将脚跟立地,下体如骑马势,上身如正身图中献杵势,气数诸法皆同。
马上献杵势图(图缺)
2.马上抛缰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推出,如抛缰势,下体如骑马状,气数诸法同前。
马上抛缰势图(图缺)
3.马上收缰势。此势就前势收回,两掌如马上收缰状,类正身图中双凤朝阳势,余气数诸法悉同前。
马上收缰势图(图缺)
4.马上振衣势。此势就前势向左右立掌打开,如马上振衣状,类正身图中飞鹰展翅势。余气数诸法悉同前。
马上振衣势图(图缺)
5.马上整盔势。此势就前势逆翻两掌向上,如马上整盔状,类正身图中双手托塔势,余气数诸法悉同前。
马上整盔势图(图缺)
6.马上乘风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掌顺势放下至两肩角,如乘马遇风,以便驰驱之意,类正身图中三峰峙立之势,余气数诸法悉同前。
马上乘风势图(图缺)
7.向左勒马势。此势上身如正身图中龙探右爪势,下体本图中之骑马势,合而观之,不啻向勒马状,所有呼吸气数,凝注导引诸法,亦悉与龙探右爪同。
向左勒马势图(图缺)
8.向右勒马势。此势与向左勒马势相同,惟方向相反而已。
向右勒马势图(图缺)
9.马上横肱势。此势上身如正身图中横肱蹲立势,下体如本图中骑马势,其余气数诸法悉同前。
马上横肱势图(图缺)
10.马上交关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掌十指尽力双叠交于颈项间,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马上交关势图(图缺)
11.向前正鞍势。此势就前势根据身顺势伸膀直肱,尽力按下至丹田,呼吸一口,如在马上向前正鞍之势。余法同前。
向前正鞍势图(图缺)
12.向前抛缰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向前伸膀肱直起对肩,阳掌向前立撑一手,呼吸一口,如在马上向前抛缰一般。余法同前。
向前抛缰势图(图缺)
13.左右分缰势。此势前势将两手阳掌尽力排开,倒掌一撑,如马上向左右分缰之势,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左右分缰势图(图缺)
14.向后正鞍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阳掌直分至背后,仍伸膀直肱,将十指在后叠交,阳掌向上,阴掌向下,尽力在后向下一掷,如在马上向后正鞍之势,呼吸一口。余法同前。
向后正鞍势图(图缺)
15.向前提缰势。此势就前势,从后伸膀直肱,挨身向前,直起平肩,指仍叠交,掌心向怀,尽力前推,如在马上向前提缰之势,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向前提缰势图(图缺)
16.向前抛缰势。此势就前势将掌翻转,掌心向外,尽力前撑,亦如在马上向前抛缰之势,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向前抛缰势图(图缺)
17.左右分缰势。此势与本图中前左右分缰法同。
左右分缰势图(图缺)
18.马上攀杨第一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从两腋,耳边顺势插上,以膀伸肱直,立掌变为合掌,掌心向内,掌背向外,中空不过一尺,尽力上指,如在马上欲攀杨柳之势,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马上攀杨第一势图(图缺)
19.马上攀杨第二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十指叠交,掌心朝下,掌背朝上一托,如在马上攀着杨柳之状,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马上攀杨第二势图(图缺)
20.向前提缰势。此势就前势伸膀直肱,顺势放下,平与肩齐,十指叠交,肩角与前腕相对,尽力向前一推,亦如在马上向前提缰之势,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向前提缰势图(图缺)
21.向前抛缰势。此势与本图中前抛缰法同。
向前抛缰势图(图缺)
22.左右分缰势。此势与本图中前左右分缰法同。
左右分缰势图(图缺)
23.向后正鞍势。此势体态气数与前向后整鞍势同。
向后正鞍势图(图缺)
24.马上献杵归原势。此势与本图中马上献杵法同。
马上献杵归原势图(图缺)
25.起立朝天势。此势就前势将脚跟立地,使膝直腿伸,腰脊耸,然后呼吸导气,由脚尖上行过鹊桥,翻泥丸至尾闾为一转,又由尾闾度丹田逆提至泥丸为一运,仰面三次,呼吸三口。仰逆诸法与正身图中仰面朝天同。
起立朝天势图(图缺)
26.献杵还原势。此势与正身图中献杵还原法同。
献杵还原势图(图缺)
27.拱立归位势。此势与正身图中拱立归位法同。
拱立归位势图(图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