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针灸大成》

vince 0

目录

神藏:

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各二寸,仰而取之。《铜人》灸五壮,针三分。《素注》针四分。

主呕吐,咳逆,喘不得息,胸满,不嗜食。

彧中:

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各二寸,仰而取之。《铜人》针四分,灸五壮。《明堂》灸三壮。

主咳逆喘息不能食,胸胁支满,涎出多唾。

俞府:

气舍下,璇玑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素注》针四分,灸三壮。《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主咳逆上气,呕吐,喘嗽,腹胀不下食饮,胸中痛久喘,灸七壮效。

卷七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经穴主治

滑氏曰:『手厥阴心主,又曰心包络,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阴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心主;以经而言,曰心包络,一经而二名,实相火也。』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侵(左右一十八穴)。

此一经起于天池,终于中冲,取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与井荥俞经合也。

脉起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别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多血少气,戌时气血注此。

受足少阴之交,其系与三焦之系连属,故指相火之脏,实乃裹心之膜,此实安身立命之地,尤宜详察,默会其真。其调剂也,莫执一方;其针灸也,必循其道。达者慎焉,几于神矣。

手厥阴心包经考正穴法

天池(一名天会):

腋下三寸,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肋间。手足厥阴、少阳之会。《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甲乙》针七分。

主胸中有声,胸膈烦满,热病汗不出,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寒热痎疟,臂痛,目佴佴不明。

天泉(一名天湿):

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铜人》针六分,灸三壮。

主目佴佴不明,恶风寒,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曲泽:

肘内廉陷中,大筋内侧横纹中动脉是。心包络脉所入为合水。《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

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涎血,心下澹澹,身热,风疹,臂肘手腕不时动摇,头清汗出不过肩,伤寒,逆气呕吐。

郄门:

掌后去腕五寸,手厥阴心包络脉隙。《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主呕血,衄血,心痛,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间使:

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素注》针六分,留七呼。《铜人》针三分,灸五壮。《明堂》灸七壮。《甲乙》灸三壮。

主伤寒结胸,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沫,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中风气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咽中如梗,鬼邪,霍乱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结成块,小儿客忤。

内关:

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与外关相抵。手心主之络,别走少阴。《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大陵:

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手厥阴心包络脉所注为俞土。心包络实泻之。《铜人》针五分。《素注》针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休,烦心,心悬若饥,心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小便如血,呕无度,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瘑疮疥癣。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掌中央动脉。《铜人》屈无名指取之。《资生》屈中指取之。滑氏云:『以今观之,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之为允。』心包络脉所溜为荥火。《素注》针三分,留六呼。《铜人》灸三壮。《明堂》针二分,得气即泻,只一度,针过两度,令人虚。禁灸,灸令人息肉日加。

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疸目黄,小儿龈烂。

中冲:

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陷中。心包络脉所出为井木。心包络虚补之。《铜人》针一分,留三呼。《明堂》灸一壮。

主热病烦闷,汗不出,掌中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胆经穴主治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人心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与命门输泻而出,故号此府为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丝竹张,和髎耳门听有常(左右四十六穴)。

此一经起于关冲,终于耳门,取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与井荥俞原经合也。

脉起手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雜;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至目锐眦。多气少血,亥时气血注此。

受手厥阴之交,中清之府,引道阴阳,开通闭塞,用药动似盘珠,毋使刻舟求剑,聊著述于前篇,俟同志之再辨。

手少阳三焦经考正穴法

关冲:

手小指次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阳三焦脉所出为井金。《铜人》针一分,留三呼,灸一壮。《素注》灸三壮。

主喉痹喉闭,舌卷口干,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