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银海精微》

vince 0

小儿疹痘

小儿疹痘者,名为百岁疮也。不论大小俱患一度,疹痘入眼,疹有两分,痘疮初上皮肤之际,眼闭不开,眼上即有痘疮点在黑睛上易治,急取益母草煎汤熏洗,日三度,更以阴一阳五丹调鳝鱼血点,忌口及夜啼,乳母亦忌口,须疹痘痊可,其眼渐开,眼中之痘,亦随而痊矣。又有一症,痘疹之后疮痂落尽,肌体肥壮,眼中忽然红涩,此乃余毒郁结于肝而发出,此症十分利害,失治多能害目,只用车前草擂水频与饮下,洗却肝经之热毒,洗以益母草,点以鳝鱼血调药。经曰∶疹痘之后,毒瓦斯郁结于肝而气不能泄,攻发于眼,伤于瞳仁者,素无治法也。

小儿疹痘图(图缺)

问曰∶小儿此症入眼者何也?答曰∶小儿痘疮之发,五脏皆热毒之气壅塞停留,热气在肝膈充入眼,使疼痛泪出,怕日羞明难开,遂生疮于眼内,久发变为白膜。初觉疮入眼中赤涩之时,急将药泄其毒,外以退翳之药,若不能为,终身之患也。先将秦皮汤洗目眼,红花退翳散服之效。

秦皮汤洗眼。

秦皮 秦艽 防风 细辛(各两) 甘草(一钱)

上将水二盏,煎至一半,热洗。

红花散

红花 连翘 当归 生地黄 紫草 大黄 甘草 赤芍药

上灯心竹叶,水煎服。

退翳散即猪肝散真蛤粉 谷精草 夜明砂

上为细末。用猪肝二两切开,掺药于内,以麻扎定煮,水冷,将肝同药细嚼,煮肝本汁咽,诸般毒物莫吃。

小儿眼生翳

小儿眼生翳者,脾胃实热所致。或者胎中受毒,或因乳母好食热物,皆能令小儿患眼。

量儿之大小,疾之远近轻重,一周半载者,其药须令母吃,或蛤壳灌入小儿吃可也。二三岁者,此是胎毒也。离母之后患眼者,此是小儿自受之症,与母无预。此药须令小儿吃,忌以油腻煎炒、糖甜果子之类,不独患眼所忌,不忌多生惊症,变为疳伤,亦能害目,甚至不治之症,其疳眼别有余条款,此乃小儿生翳症也。黑睛如麻豆,大如萝卜花,与疳眼大不侔矣。一倍三黄丹,一倍珍珠散点用。

小儿眼生翳图(图缺)

加味修肝散

栀子 薄荷 连翘 麻黄 赤芍药 羌活 当归 大黄 黄芩 菊花 木贼 白蒺藜 川芎 甘草

上水煎,食后服。

痘疹入眼

问曰∶小儿疹痘入眼者何也?答曰∶小儿于母胎中受其毒,必发疹痘,出之时五脏俱有热相攻,或肝脏受热甚,必有痘生于目内,宜服。

痘疹入眼图(图缺)

凉肝散

草决明 天花粉 甘草 赤芍药 绿豆皮 谷精草

上为末。每服六钱,蜜水调下。

问曰∶小儿痘疹伤眼者何也?答曰∶五内虚热上攻也。治法∶经云∶切不可泄,余毒宜用微凉剂和解。此症初起,睛上红紫涩痛,可用通神散,或车前草擂蜜水,频频与吃,洗去肝中火邪。若至丧明,睛中有翳,或凹入者,经云∶疹痘之后,毒瓦斯郁结于肝,伤于瞳,素无

通神散治小儿疹痘,用此能解毒。

白菊花 绿豆皮 谷精草 石决明( 过)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干柿一个,米汁水一盏同煎,候水干,不拘时服,能服汤药,只将本方煎服亦可。

救苦观音散

桔梗 当归 连翘 本 细辛 苍术 龙胆草 羌活 黄连 知母 黄芩 黄柏 川芎 柴胡 防风 升麻 生地黄 红花

上各等分,炼蜜为丸。能吞者每四五十丸服,小者量服之。

通神散

菊花 谷精草 密蒙花 绿豆皮 苍术 石决明 甘草 黄芩 蝉蜕 木贼

上各等分。水煎,食后温服。

小儿雀目

问曰∶大人小儿雀目,至申酉时不见物者何也?答曰∶肝虚受邪热所伤,经络凝滞不和,阴阳不和,荣卫不通,夜至昏也。治法∶宜服五胆丸、蝙蝠肝散,又宜服苍蝇散,猪肝散主之,不用点药,虚极者用补药亦可,增减用之。

小儿雀目图(图缺)

苍蝇散

用苍蝇翅草及花为细末,用白水煮猪肝露一宿,空心煎丸。又可服猪肝散。

猪肝散即退翳散。方在前小儿疹痘症内。

五胆丸

熊胆(一个) 黄牛胆(二个) 青鱼胆(一个) 鲤鱼胆(二个) 青羊胆(一个) 石决明(二两) 夜明沙(一两) 麝香(少许)

上为末,将前胆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茶下。

蝙蝠散

蝙蝠肝(一个) 石膏(一两) 黄丹 石决明( ) 白蒺藜(炒,各二两) 若无蝠肝用羊肝加夜

上将前药研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无蝙蝠肝用羊肝一块切作四块,以药一二钱掺肝内,以麻缚定,用米汁水入罐内煮熟,次早取出羊肝药细嚼,以煮肝汁同食效,如体虚弱之人亦可服补药,为丸尤妙。

胎风赤烂

胎风赤烂者,其症有三∶初时血露入眼,洗不干净,而生是疾,遂至赤烂;又有在母胎中,其母不知忌口,多食壅毒之物,酒面五辛之类,至产生三四个月,两眼双赤,眵粘四,红赤湿烂,此是胎毒所致,此小儿在腹中饮母血,血毒于儿,出生方发此症也;又有乳母壮盛之人,抱儿供乳之际,儿口未哺,乳头汁胀满,其汁洒然射出,充入儿眼亦能生此烂湿,若充射面部则能生疵湿疮痒。大抵此三症通号曰胎风赤烂。孰知内有三因之由,血露不净与乳充射,宜碧天丹洗,胎毒者须再服三黄丸。忌口。其儿亦用三黄汤熏洗,点以时药可也,服宜小防风汤、小承气汤、小菊花膏、导赤散,此数方随冷热用之,或童子患眼者,治法亦用此数方加减,点用时药。

胎风赤烂图(图缺)

小防风汤此方治小儿胎风赤烂,小儿眼生翳。

大黄 栀子 甘草 赤芍 归尾 防风 羌活

上等分。水煎食后服。

小承气汤

大黄 薄荷 杏仁 蝉蜕 甘草 羌活 天麻 当归 赤芍药 防风

上水煎服。

小菊花膏丸治小儿风毒眼。

黄连 枯黄芩 大黄 干菊花 羌活 苍术 荆芥 防风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四五十丸。或为膏。

小儿疳伤

小儿疳伤之症,富贵之家,多生是疾,盖因父母过爱之由也。小儿如草木之萌芽难受风日寒露之欺,且小儿五脏六腑未实,气血柔弱,怎禁油腻、煎炒及诸般荤腥。或一周半载,纵口味食糖甜之物,及鹅鸭鸡猪牛羊等肉;或饭方了,又哺以乳;或乳方饱,又与其饭,此出于父母至情。富贵之家,有是症焉,或贫贱之家,亦有是症何也?一食诸物不消不化先伤于脾,致腹胀,午后发热,至夜半方退,日久头发稀疏,转作泄泻频频,泻甚则渴,至伤肝胆,眼之白仁鲜红,羞明怕日,渐生翳膜,遮瞒黑珠,或突起如黑豆如香菰之状。治法∶先治内,后治外。用鸡卵入轻粉一二分,使君子仁一个半,葱珠几颗,湿绵包煨与吃,宜空心连吃五七弹止。又宜煮羊肝露宿蘸夜明沙吃,或煮猪肝亦可。切宜忌口荤腥。其白膜用阴一阳七药调乳点,煎胡宣二连服,侧柏叶熏洗,若疳伤肝胆,眼珠突出或瞎尽,为不治之症,不独瞎眼,甚至伤命。若声哑口干,手脚俱肿,十死八九。

小儿疳伤图(图缺)

问曰∶小儿疳伤眼目,疼痛羞明不开,乌睛上青翳如黑珠子,或白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此因饮乳之际,好食果子杂物油腻及热毒物,多使脾胃生疳,或泻泄不止,夜间潮热,久则疳虫伤肝,上攻眼目,初觉红涩羞明,急疗。若乌睛上变成有黑翳如珠,泄泻不止者,多是不治。宜服除热饮等方。

五疳丸治小儿疳眼,面瘦皮黄,羞明怕日,食乳不消。

绿矾(成 浣净) 密陀僧(制过) 夜明砂(各一两)

上为末,用蒸枣肉,捣前药末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量儿之大小,空心米汤

除热饮

大黄 知母 防风 黄芩各两 黑参 茺蔚子 菊花 木贼(各一两半)

上水煎,食后服三贴,用鸡蛋一个,使君子仁三个,轻粉二分,合研末入蛋内煨熟,空心服,至二三个即去疳虫,后服五疳丸。

五疳丸

胡黄连(五钱) 牛黄(一钱) 密陀僧(一两) 夜明砂 绿矾(三两)

上用枣肉为丸,绿豆大。空心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芜夷丸治小儿五疳。

芜夷 黄连 神曲 麦芽(炒)

上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汤下。

五疳陈皮汤寒热往来,薄荷汤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