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集验方》

vince 0

目录

治妇人乳痈方

治乳痈方。

大黄(二两) 莽草(二分) 伏龙肝(十二分) 干姜(二分)

上四味,捣末,以酢和涂乳上,即效止。一方生姜极验,可用也。(《外台》卷三十四)

又方

取鹿角下筛散,以猪颔下清汁服方寸匕,不过再服,亦以醋浆服之良。(《外台》卷三十四)

治乳痈,四物胶薄贴方。

胶(炙) 大黄 莽草 细辛

上各等分,捣末,以鸡子白和涂纸上,贴肿,频易,昼夜贴之,割纸穿如钱大,出肿头。

(《外台》卷三十四)

治乳痈,三物桂心贴方。

桂心(三分) 乌头(二分) 甘草(二分)

上捣散,以苦酒和,涂肿上,以小纸覆濡其上,将乳居其中,以干布置乳下,须臾布当濡,有脓水也佳。(《外台》卷三十四)

乳痈二、三百日,众治不瘥,但坚紫色方。

柳根削上皮,捣熬令温,盛囊熨乳上,一宿则愈。(《医心方》卷二十一)

治乳痈方。

大黄 鼠粪(湿者) 黄连(各一分)

上二物,为末,鼠矢更捣,以黍米粥清和,敷乳四边,痛即止愈。无黍米用粳米并得。

(《肘后方》卷五)

又方

牛、马矢敷,并佳,此并消去。(《肘后方》卷五)

治妇女乳痈妒肿方。

取研米槌煮令沸,絮中覆乳,以熨上,当用二枚,牙熨之,数十回止。(《肘后方》卷五)

治妇人伤于丈夫及交接出血方

治女人伤于丈夫,四体沉重,嘘吸头痛方。

生地黄(八两) 芍药(五两) 香豉(一升) 葱白(切一升) 生姜(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得重作,慎房事。(《外台》卷三十四)

治童女始交接阳道违理,及他物所伤犯,血出流离不止方。

取釜底墨,断葫芦以涂之。(《外台》卷三十四)

又方

烧发并青布,末为粉,涂之。(《外台》卷三十四)

又方

以麻油涂之。(《医心方》卷二十八)

又方

割鸡冠取血涂之。(《外台》卷三十四)

治小儿夜啼、盗汗方

治小儿夜啼方。

取空井中草悬户上,勿令母知。(《医心方》卷二十五)

治小儿盗汗方。

麻黄根三分,故扇烧作屑一分,治,合乳汁饮三分匕,大人方寸匕,日三。(《医心方》卷二十五)

治小儿惊风、疳气及疟疾方

治急惊风,灵神膏方。

赤茯神 朱砂(各一两) 麦门冬(五钱) 麝香(二钱半)

上为末,蜜和作小饼子,每一饼临睡以薄荷汤下,神效。一老医乃三世小儿科家传,只有四、五药愈病无数。如小儿惊搐多是热证,不宜便用惊风药,只以导赤散加防风、竹叶同煎,用二、三帖,导去心惊邪热,其搐便止,次服灵神膏。(《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一)

治小儿疳气不可治,神效丹。

绿矾用 ,通赤取出,用酽醋淬过,复 ,如此三度,细研,用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温水下,日进两三服。(《证类本草》卷三)

治小儿疟病方。

桃叶二七枚,按心上,艾灸叶上十四壮。(《医心方》卷二十五)

治小儿癣及恶疮方

治小儿癣方。

以蛇床子末,以白膏和敷之。(《外台》卷三十六)

又方

以水银合胡粉敷之。(《医心方》卷二十五)

治小儿恶疮久不瘥方

浣其父 取汁,以浴儿,勿令儿及父知,大良。(《医心方》卷二十五)

治小儿头面疮及耳疮方

治小儿头疮、月蚀、口边肥疮、蜗疮悉瘥,黄连胡粉膏散方。

黄连(二两) 胡粉 水银(研入各一两)

上三味,捣为散,相和水银研令相得,以敷疮上,纵黄汁引成疮,亦以粉之,即瘥。一方有白矾一两烧,蛇床子一两末,入用亦甚妙,至耳边到项上并用。(《外台》卷三十六)

治小儿面疮方。

丹茱萸叶,以东流水煮,以浴良。(《医心方》卷二十五)

治小儿耳疮方。

烧马骨灰粉敷之。(《外台》卷三十六)

又方

敷鸡屎白佳。(《外台》卷三十六)

治小儿 耳方。

桃核中仁,熟治末,热或以裹塞耳,常用良。(《医心方》卷二十五)

治眼病方

治目赤痛方。

甘竹叶(二七片) 乌梅(四两碎) 大钱(三文)

上三味,以水二升,洗渍药半日,早向东灶煮之三沸,三上三下,取二合,卧以注目 。

(《外台》卷二十一)

治目赤痛,洗眼方。

蕤核仁(二十枚,碎) 苦竹叶(一把) 细辛(半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半升,以洗眼,日三、五度,甚妙。(《外台》卷二十一)

治目痛三十年方。

取虫螺一枚,以水洗之,内燥杯中,使螺口开,以黄连一枚,内螺口中,螺饮黄连,黄连苦,螺吐汁,以绵注 中。(《医心方》卷五)

治目卒痒且痛方。

削干姜令圆滑,内 中,有汁,拭姜复内之,味尽易之。(《外台》卷二十一)

治目中肿痛方。

捣枸杞汁洗之,日六、七度。(《外台》卷二十一)

治目中风肿,弄眼方。

矾石(二钱,熬末)

上一味,以枣膏和如弹丸,以磨目上下,食顷止,日三。(《外台》卷二十一)

补肝芜菁子散,常服明目方。

芜菁子一升,水三升,煮令熟,曝干末,下筛,以井花水和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三匕。(《医心方》卷五)

治目不明若泪出方。

用乌鸡胆,临眠敷之良。(《医心方》卷五)

又方

摘小酸模茎,汁注四 ,数为之。(《医心方》卷五)

明目,令发不落方。

十月上巳日,取槐子内新罂中,封口三十日,洗去皮。初服一枚,再服二枚,至十日服十枚,满十日却从一起。(《外台》卷二十一)

治目中风寒,泪出, 赤痒,乳汁煎方。

黄连(三分) 蕤仁(二分) 干姜(四分)

上三味,捣筛,以乳汁一升,渍药一宿,明旦于微火上煎得三合,绵绞去滓,取如米,内中。(《外台》卷二十一)

治毒病后,目赤痛有翳方。

冷水渍青布,以掩目。(《医心方》卷十四)

又若生翳者。

烧豉二七枚,末,内管中以吹之。(《医心方》卷十四)

治白翳覆瞳子黑精,龙骨散方。

龙骨(一分) 贝齿(三枚烧) 矾石(一分烧)

凡三物,治下筛,着 头,日二。(《医心方》卷五)

治眼暗,热病后失明方。

以羊胆敷,旦暮各一。(《外台》卷二十一)

治热病后,百日食五辛者,必目暗方。

鲫鱼作 熏之。(《证类本草》卷二十)

治雀目如神,黄蜡不以多少,器内熔成汁,取出入蛤粉相和,得所成球,每用以刀子切下二钱,以猪肝二两批开,掺药在内,麻绳扎定,水一碗,同入铫子内煮熟,取出乘热熏眼,至

治风眼烂 者方。

竹叶(四分) 柏白皮(六分) 黄连(四分)

上三味,切,以水二升,煎取五合,稍稍滴两 ,日三度,忌猪肉。(《外台》卷二十一)

治目中眯方。

旦起封户门,再拜已言∶户门狭小,不足宿客,便愈。(《医心方》卷五)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