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饮食须知》

vince 0

目录

荆芥

味辛性温。可作菜,食久动渴疾,熏人五脏神。反驴肉、无鳞鱼。勿与黄颡鱼同食,与蟹同食动风。

壶瓠

味甘性平滑。多食令人吐利,发疮疥。患香港脚虚胀冷气者食之,永不除也。

壶卢

味苦性寒,有毒。有甘苦二种,俗谓以鸡粪壅之,或牛马踏践,则变而为苦。

冬瓜

味甘淡性寒。经霜后食良。阳脏人食之肥,阴脏人食之瘦。煮食能练五脏,为下气也。冷者食之瘦人。九月食之,令人反胃。阴虚久病及反胃者,并忌食之。白瓜子久食寒中。

南瓜

味甘性温。多食发香港脚黄胆。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菜瓜

味甘淡性寒。时病后不可食。同牛乳鱼 食,并成疾。生食冷中动气,食心痛脐下 结。多食令人虚弱不能行,小儿尤甚。发疮疥。空心生食,令胃脘痛。

菜瓜能暗人耳目,观驴马食之,即眼烂,可知其性矣。

黄瓜

味甘淡,性寒,有小毒。多食损阴血,发疟病,生疮疥,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热上逆。患香港脚虚肿及诸病时疫之后,不可食。小儿尤忌,滑中生疳虫。

勿多用醋,宜少和生姜,制其水气。

丝瓜

味甘性冷。多食令痿阳事,滑精气。

木耳

味甘性平,有小毒。恶蛇虫从下过者,有大毒。枫木上生者,食之令人笑不止。采归色变者、夜视有光者、欲烂不生虫者、赤色及仰生者,并有毒不可食。

唯桑槐榆柳树上生者良,柘木者次之。其余树生者,动风气,发痼疾,令人肋下急损络背膊闷。不可合雉肉、野鸭、鹌鹑食,中其毒者,生捣冬瓜蔓汁并地浆可解。

香蕈

味甘性平。感阴湿之气而成,善发冷气,多和生姜食良。生山僻处者,有毒杀人。早英蕈有毒,不可食。

天花蕈

味甘性平。五台山多蛇,蕈感其气而生,故味虽美而无益。煮时以金银器试之,不变黑者,方可食之。

磨菰蕈

味甘性寒。一云有毒,不可多食,动风气发病。勿同雉肉食。鸡味甘性平,出云南。

土菌

味甘性寒,有毒。槐树上生者良,野田中者,有毒杀人。多食发冷气,令人腹中微微痛,发五脏风,拥经脉,动痔漏,令人昏昏多睡,背膊四肢无力。

冬春无毒,夏秋有毒。或有蛇虫从下过也,夜中有光者、欲烂无虫者、煮之不熟者、煮讫照人无影者、上有毛下无纹者、仰卷赤色者、坟墓中生棺木上者,并有毒杀人。

勿同雉肉、鹌鹑食,中其毒者,地浆及粪汁解之。煮菌时投姜屑饭粒,若色黑者,杀人。否则无毒。或以苦茗白矾勺新水咽下解之。妊妇食之,令子风疾。广南人杀毒蛇,覆之以草,以水洒之,数日菌生,采干为末。入酒毒人,遇再饮酒,毒发立死。

又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

此皆不可不知,故并记之。苦竹菌有大毒,忌食。

羊肚蕈

味甘性寒。患冷积腹痛泄泻者,勿食。

葛花菜

味苦甘性凉。产诸名山。秋霜浮空,如芝菌涌生地上,色赤味脆,亦蕈类也。

地耳

味甘性寒。春夏生雨中,雨后速采,见日即不堪用,俗名地踏菰。

石耳

味甘性平。味胜木耳。

鹿角菜

味甘性大寒。解面毒。丈夫不可久食,发痼疾,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少颜色。

龙须菜

味甘性寒。患冷气人勿食。

石花菜

味甘咸,性大寒滑。有寒积人食之,令腹痛。多食弱阳,发下部虚寒。

紫菜

味甘咸性寒。多食令人发气腹痛,有冷积者食之,令吐白沫。饮热醋少许可解。其中防小螺蛳损人,须拣净用。凡海菜皆然。石HT 味甘性平,似紫菜而色青。凡海菜忌甘草。

海带

味甘咸性寒滑。不可与甘草同食。

海苔

味甘咸性寒。多食发疮疥,令人痿黄少血色。

卷四

果类

李子

味甘酸,性微温。多食令人胪胀,发痰疟虚热。同蜜及雀肉、鸡肉、鸡子、鸭肉、鸭子食,损五脏。同浆水食,令霍乱。勿同麋鹿 肉食。李味苦涩者,不可食。不沉水者有毒,勿食。服术人忌之。妊妇服之,子生疮疥。

杏子

味甘酸,性热,有小毒。不益人。生食多伤筋骨。多食昏神,令膈热生痰,动宿疾,发疮痈,落须眉。病目者食多,令目盲。小儿多食,成壅热,致疮疖。

产妇尤宜忌之。杏仁味甘苦,性温,有小毒。两仁者杀人。花开六出,核必双仁。

杏仁作汤,白沫不解者,食之令气壅身热。汤经宿者,动冷气,能消犬肉索粉积。

双仁者误食,或食杏仁多,致迷乱将死。急取杏根煎汤,服可解。八旦杏仁味甘性温,多食亦能动宿疾也。

桃子

味甘酸,性温,微毒。多食损脾助热,令膨胀,发疮疖。同鳖肉食,患心痛。食桃浴水,令泄泻成淋,及寒热病。能发丹石毒。生桃尤损人,食之有损无益。五果列桃为下,服术人忌之。桃仁味甘苦,性平。双仁者有毒,宜去之。桃花勿用千叶者,令人目黄鼻衄不止。

栗子

味甘咸,性温。生食则发气,蒸炒热食则壅气。风过者生熟咸宜,再经日晒作油灰气。同橄榄食,有梅花香。中扁者名栗楔,栗作粉食,胜于菱芡。但饲小儿,令齿不生。患风疾及水肿者,并不宜食。小儿不可多食,生则难化,熟则滞气,膈热生虫,往往致病。勿同牛肉食。密取一栗咬破,蘸香油和众栗炒,俱不发爆。

取苞中自裂出栗子,以润沙密藏,夏初尚如新也。如苞未树上自坠者,不能久藏,且易腐。

枣子

味甘,生性热,熟性平。生食多令人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热。患寒热胃弱羸瘦人不可食。同蜜食损五脏。熟枣多食,令人齿黄生 。同葱食,令五脏不和。同诸鱼食,令腰腹痛。勿与鳖蟹同食。久食最损脾,助湿热。患齿病疳病虫 及中满者,勿食。小儿食多生疳。枣叶微毒,服之使人瘦,久即呕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