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黄帝明堂灸经》

vince 0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一岁∶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 人神在心。

二岁∶十四、二十六、三十八、五十、六十二、七十四、八十六。 人神在喉。

三岁∶十五、二十七、三十九、五十一、六十三、七十五、八十七。 人神在头。

四岁∶十六、二十八、四十、五十二、六十四、七十六、八十八。 人神在眉。

五岁∶十七、二十九、四十一、五十三、六十五、七十七、八十九。 人神在背。

六岁∶十八,三十、四十二、五十四、六十六、七十八、九十。 人神在腰。

七岁∶十九、三十一、四十三、五十五、六十七、七十九、九十一。人神在腹。

八岁∶二十、三十二、四十四、五十六、六十八、八十、九十二。 人神在项。

九岁∶二十一、三十三、四十五、五十七、六十九、八十一、九十三。 人神在足。

十岁∶二十二、三十四、四十六、五十八、七十、八十二、九十四。 人神在膝。

十一岁∶二十三、三十五、四十七、五十九、七十一、八十三、九十五。 人神在阴。

九部旁通人神不宜灸

杂忌旁通不宜灸

四季人神不宜灸

春在左胁,秋在右胁,夏在脐,冬在腰。男忌除日,女忌破日。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图缺)

一岁十岁起,二官顺行,逐日人神,就甲子内检尻神者,神农之所制也。凡人年命巡行九宫,值此尻神所在不可针灸。犯者必主丧命,或生痈疽,尚忧致命,宜急速医治。《明堂》云∶以八分为一寸;孙思邈云∶人有长短肥瘦,宜取患人中指第二节两横纹相去为则。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正月卯日 二月寅日 三月丑日

四月子日 五月亥日 六月戌日

七月酉日 八月申日 九月未日

十月午日 十一月巳 十二月辰

凡医者,若不能知此诸般禁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惟不能愈疾,甚至或致患人伤命,为害非轻。若逢病患,年命厄会处,男女气怯,下手至难,通人达士,岂能拘此哉!若遇卒急暴患,何暇选择避忌,即不可拘此若是禁穴。诸般医疗不瘥,明堂许灸一壮至三壮,更宜以意详之。

正人形第一

百会一穴,在头中心陷者中。灸七壮。主脑重鼻塞,头疼目眩,少心力,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及大人小儿脱肛等疾。

神庭一穴,在鼻柱上发际中。灸三壮。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羊痫吐舌。

水沟一穴,在鼻柱下宛宛中。灸五壮。主消渴饮水无休,水气遍身肿,笑无时节,颠痫病,语不识尊卑,及口噤牙关不开也。

天突一穴,在项结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灸五壮。主咳逆气喘,暴哑不能言,身寒热颈肿,喉中鸣翕翕,胸中气哽哽也。

正人形第一图(图缺)

支沟二穴,在腕后三寸,两骨间陷者中。灸五壮。主热病汗不出,肩臂酸重,胁腋急痛,四肢不举,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也。

至阴二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宛宛中。灸三壮。主疟发寒热,头重心烦,目翳KT KT ,鼻塞不通,小便淋沥失精。

正人形第二

三里二穴,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主肘臂酸痛,屈伸难。《秦承祖明堂》云∶主五劳虚乏,四肢羸瘦。

正人形第二图(图缺)

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胁间。灸三壮。主寒热 疟,热病汗不出,胸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鸣也。

章门二穴,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灸七壮。

主肠鸣盈盈然,食饮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腰背肋间痛,不可转侧,身黄羸瘦,四肢怠倦,腹中膨胀,两胁积气如卵石也。

中渚二穴,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目KT KT 无所见,肘臂酸痛,手五指不握尽痛也。

正人形第三

正人形第三图(图缺)

输府二穴,在旋机傍各二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三壮。主咳逆上气喘急,呕吐,不下食饮,胸中痛也。

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者宛宛中。灸五壮。主胸胁支满,却引背痛,不得卧,转侧难也。

偏历二穴,在腕后三寸陷者中。灸五壮。主发寒热,疟久不愈,目视KT KT ,手不及头,臂膊肘腕酸痛难屈伸,及颠疾多言。

丰隆二穴,在外踝上八寸陷者中。灸七壮。主厥逆胸痛,气刺不可忍,腹中如刀,大小便难,四肢不收,身体倦怠,膝腿酸痛,屈伸难也。

昆仑二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灸三壮。主寒热癫疾,目KT KT ,鼻衄多涕,腰尻重,不欲起,俯仰难,恶闻人者,女子绝产也。

厉兑二穴,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一韭叶。灸一壮,主尸厥如死,不知人,多睡善惊,面上浮肿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