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2 月 2023

当归贝母苦参丸

vince 0

【方剂名】当归贝母苦参丸,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各120克)。

【用法】上药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10丸,每日2次,米汤送服。亦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养血润燥,清热除湿。

香连化滞丸

vince 0

【方剂名】香连化滞丸,出自清·《妇科玉尺》。

【组成】青皮、陈皮、厚朴、枳实、黄芩、黄连、当归、白芍、滑石、木香、甘草、槟榔。

【用法】上药各等分,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理气化滞,清热燥湿。

葛根黄芩黄连汤

vince 0

【方剂名】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15克)、甘草二两(6克)、黄芩三两(9克)、黄连三两(9克)。

【用法】先煮葛根,后纳诸药,水煎服。

【功效】解表清热,止泻痢。

栀子柏皮汤

vince 0

【方剂名】栀子柏皮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栀子十五个(15克)、炙甘草一两(9克)、黄柏二两(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银黄片

vince 0

【方剂名】银黄片,出自现代·《上海中成药临床实用手册》。

【组成】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两药比例为5:4,制成片剂。

【用法】每次服2片,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也可用金银花、黄芩饮片作汤剂水煎服,以汤剂常规剂量为准。

【功效】清热解毒。

清瘟败毒饮

vince 0

【方剂名】清瘟败毒饮,出自清·《疫疹一得》。

【组成】生石膏(大剂六到八两(180~240克),中剂二至四两(60~120克),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24~36克)),生地黄(大剂六钱至一两(18~30克),中剂三至五钱(9~15克),小剂二至四钱(6~12克)),黄连(大剂四至六钱(12~18克),中剂二至四钱(6~12克),小剂一钱至一钱半(3~4.5克)),栀子三钱(9克),桔梗一钱半(4.5克),黄芩三钱(9克),知母三钱(9克),赤芍三钱(9克),玄参三钱(9克),连翘三钱(9克),竹叶二钱(6克),甘草一钱半(4.5克),丹皮三钱(9克)。

【用法】“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用小剂”。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化斑汤

vince 0

【方剂名】化斑汤,出自清·《温病条辨》。

【组成】石膏一两(30克)、知母四钱(12克)、廿草三钱(4.5克)、玄参三钱(9克)、犀角二钱(3克)、白粳米一合(15克)。

【用法】水煎服。犀角以水牛角代替。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神犀丹

vince 0

【方剂名】神犀丹,出自清·《医效秘传》。

【组成】犀角六两(180克)、生地黄一斤(500克)、香豉八两(240克)、连翘十两(300克)、黄芩六两(180克)、板蓝根九两(240克)、金银花一斤(500克)、元参七两(210克)、花粉四两(120克)、石菖蒲六两(180克)、紫草四两(12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丸,每丸重9克。每服1~2丸,每日1~2次,小儿酌减。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剂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竹叶石膏汤

vince 0

【方剂名】竹叶石膏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9克)、石膏一斤(30克)、半夏半升(3克)、人参三两(15克)、甘草二两(10克)、粳米半升、麦门冬一升。

【用法】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清凉涤暑法

vince 0

【方剂名】清凉涤暑法,出自清·《时病论》。本方又称雷氏清凉涤暑法。

【组成】滑石、连翘、茯苓各三钱(9克),生甘草八分(2.4克),青蒿一钱半(4.5克),白扁豆、通草各一钱(各3克),西瓜翠衣一片。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暑利湿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