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四物加黄芩黄连汤,出自明·《医方考》。
【组成】生地黄(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8克)、黄芩(9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功效】凉血清热。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方剂名】四物加黄芩黄连汤,出自明·《医方考》。
【组成】生地黄(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8克)、黄芩(9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功效】凉血清热。
【方剂名】咳血方,出自元·《丹溪心法》。
【组成】水飞青黛、诃子(各6克),去油瓜蒌仁、海浮石、炒黑栀子(各9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以蜜同姜汁为丸,每用1丸(5克),含口中噙化。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原方书为海粉,清·汪昂将其改为海浮石)
【功效】清火化痰,止咳止血。
【方剂名】四生丸,出自宋·《妇人良方》。本方首见于宋·杨《杨氏家藏方》,名为“四味丸”:“四味丸,治吐血。荷叶、艾叶、柏叶、生地黄”,其中荷、艾、柏三叶未生用。其后,宋-妇科名医陈自明将三叶改为生用,载于《妇人良方》并易名为“四生丸”。
【组成】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
【用法】将上述4药各等分捣烂为丸。每服1丸(约30克),水煎服;现多用鲜药捣汁凉服或炖温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凉血止血。
【方剂名】跌打丸,出自现代·《中药制剂手册》。
【组成】没药、乳香、麻黄、自然铜各60克,当归、川芎、土鳖虫、血竭各30克,马钱子、麝香各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丸重4.5克。每服1丸,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功效】散瘀消肿止痛。
【方剂名】理冲汤,出自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山药(15克),天花粉、知母(各12克),黄芪、三棱、莪术、鸡内金(各9克),党参、白术(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健脾益气祛瘀,调经散结。
【方剂名】通瘀煎,出自明·《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尾三五饯(9~15克),山楂、香附、红花各二钱(各6克),乌药一二钱(3~6克),青皮一钱半(4.5克),木香7分(2克),泽泻一钱半(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剂名】温经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麦门冬各三两(各9克),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去心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各二两(各6克)。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