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常山饮,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常山三钱(9克)、草果三钱(9克)、槟榔三钱(9克)、知母三钱(9克)、贝母三钱(9克)、乌梅三钱(9克)、煨生姜三片、大枣五枚。
【用法】水煎,煮沸后入陈酒一匙,疟疾发作前3小时左右服。
【功效】截疟祛痰。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方剂名】常山饮,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常山三钱(9克)、草果三钱(9克)、槟榔三钱(9克)、知母三钱(9克)、贝母三钱(9克)、乌梅三钱(9克)、煨生姜三片、大枣五枚。
【用法】水煎,煮沸后入陈酒一匙,疟疾发作前3小时左右服。
【功效】截疟祛痰。
【方剂名】黄连温胆汤,出自清·《六因条辨》。
【组成】川黄连(6克)、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6克)、甘草(3克)、生姜(2片)、茯苓(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燥湿,化痰和中。
【方剂名】正容汤,出自明·《审视瑶函》。
【组成】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南星、白僵蚕、制半夏、木瓜、甘草、茯神心木。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研为粗末。每次9克,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加酒一杯冲服,每日2次。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祛风化痰,解痉通络。
【方剂名】白金丸,出自宋·《普济本事方》。本方又名“矾郁丸”“白玉化痰丸”“癫痫白金丸”。
【组成】白矾四两(120克)、郁金七两(2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丸。每服3~6克,每日2次。
【功效】消痰燥湿,清心安神,行气解郁。
【方剂名】温胆汤,出自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原方出自北周·姚僧恒《集验方》(已佚),由唐·《外台秘要》收录(亦名“姚氏温胆汤”“《集验》温胆汤”),其方无茯苓、大枣,重用生姜四两,合半夏、陈皮、炙甘草各二两共十两性温之品,胜于竹茹二两、枳实二两共四两性凉之品,以制胆寒,而名以“温胆”。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八、卷九、卷十各收录“温胆汤”1首,其中卷九“温胆汤”以《集验》温胆汤减生姜为五片,加茯苓一两半、大枣一枚,减其温性、增其凉性,以欲利胆清胆,并尊胆腑清净以温和为要之意,承袭“温胆”之名。后世医家多从《三因方》之论。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竹茹、麸炒枳实各二两(各6克),陈皮三两(9克),茯苓一两半(4.5克),炙甘草一两(3克),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