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日期: 2023 年 4 月 24 日

建瓴汤

vince 0

【方剂名】建瓴汤,出自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怀山药一两(30克)、怀牛膝一两(30克)、生赭石(轧细)八钱(24克)、生龙骨(捣碎)六钱(18克)、生牡蛎(捣碎)六钱(18克)、生怀地黄六钱(18克)、生杭芍四钱(12克)、柏子仁四钱(12克)。

【用法】磨取铁锈浓水以之煎药。

【功效】镇肝熄风,滋阴安神。

三甲复脉汤

vince 0

【方剂名】三甲复脉汤,出自清·《温病条辨》。三甲复脉汤出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化裁于张仲景的炙甘草汤,是将原方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加生白芍,改生地黄为干地黄,更名为加减复脉汤;再加生牡蛎、龟甲、鳖甲而成。

【组成】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各六钱(各18克),不去心麦门冬五钱(15克),阿胶三钱(9克),麻仁三钱(9克),生牡蛎五钱(15克),生鳖甲八钱(24克),生龟甲一两(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复脉熄风。

阿胶鸡子黄汤

vince 0

【方剂名】阿胶鸡子黄汤,出自清·《通俗伤寒论》。

【组成】陈阿胶(烊冲)二钱(6克)、生白芍三钱(9克)、杵石决明五钱(15克)、双钩藤二钱(6克)、大生地黄四钱(12克)、清炙草六分(2克)、杵生牡蛎四钱(12克)、络石藤三钱(9克)、茯神木四钱(12克)、鸡子黄(先煎代水)两枚(2个)。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大建中汤

vince 0

【方剂名】大建中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花椒三钱(9克)、干姜五钱(9克)、人参二钱(9克)、饴糖一两(30克)。

【用法】先将前三药用水煎,去渣,再加入饴糖溶化,温服。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钩藤散

vince 0

【方剂名】钩藤散,出自宋·《普济本事方》。

【组成】钩藤、陈皮、半夏(汤浸洗七遍,薄切,焙干)、麦门冬(略用水,去心)、去皮茯苓、去木茯神、去芦人参、去梗甘菊花、去钗股防风各半两(各15克),炙甘草一分(3克)、生石膏一两(30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一合,更煎一两沸,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化痰,益气养阴,降逆止呕。

资寿解语汤

vince 0

【方剂名】资寿解语汤,出自元·《医方大成》。

【组成】桂心一两(30克)、羌活二两(60克)、去芦头防风二两(60克)、炮裂去皮脐附子一两(30克)、天麻一两(30克)、羚羊角屑一两(30克)、酸枣仁一两(30克)、炙甘草(微赤,锉)半两(15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一合,更煎一两沸,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平肝熄风,祛风通络。

羚角钩藤汤

vince 0

【方剂名】羚角钩藤汤,出自清·《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角片(先煎)一钱半(4.5克),霜桑叶二钱(6克),去心京川贝四钱(12克),鲜生地黄五钱(15克),双钩藤(后入)三钱(9克),滁菊花三钱(9克),茯神木三钱(9克),生白芍三钱(9克),生甘草八分(2.4克),鲜刮淡竹茹(与羚角先煎代水)五钱(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逐寒荡惊汤

vince 0

【方剂名】逐寒荡惊汤,出自清·《福幼编》。

【组成】肉桂、炮姜、丁香、胡椒各一钱(各3克),灶心土三两(90克)。

【用法】灶心土煎汤代水,再煎余药,分多次温服。

【功效】祛寒定惊,温里和中。

益黄散

vince 0

【方剂名】益黄散,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本方又名“补脾散”。

【组成】陈皮一两(30克),丁香二钱(6克)(一方用木香),诃子、青皮、甘草各五钱(各15克)。

【用法】研细末,每服4.5克,亦可水煎服,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温中止泻,理气和中。

胃关煎

vince 0

【方剂名】胃关煎,出自明·《景岳全书》。本方由明·医家张介宾创制的代表方剂之一,方名为引《素问·水热穴论》:“肾为胃之关”说而定。

【组成】熟地黄三五钱至一两(9~30g)、山药二钱(6克)、白扁豆二钱(6克)、炙甘草二钱(3~6克)、干姜一至三钱(3~9克)、吴茱萸五至七分(1.5~2.1克)、炒白术一至三钱(3~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