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经典名方”

开胸顺气丸

vince 0

【方剂名】开胸顺气丸,出自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组成】槟榔300克,炒牵牛子400克,陈皮100克,木香75克,姜制厚朴100克,醋制三棱100克,醋制莪术100克,猪牙皂5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每服6~9克,每日1~2次口服。孕妇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功效】消积化滞,行气止痛。

大黄甘草汤

vince 0

【方剂名】大黄甘草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炒大黄半两(12克)、炙甘草半两(3克)。

【用法】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2次温服。

【功效】通便止呕。

大陷胸汤

vince 0

【方剂名】大陷胸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大黄六两(10克)、芒硝一升(10克)、甘遂一钱匕(1克)。

【用法】水煎,大黄先煮,溶芒硝,冲甘遂末服。得快利,止后服。

【功效】泻热逐水。

五仁丸

vince 0

【方剂名】五仁丸,出自元·《世医得效方》。

【组成】桃仁半两(15克)、麸炒杏仁,去皮尖,一两(30克)、柏子仁一钱二分五厘(3.75克)、炒郁李仁一钱(3克)、松子仁一钱(3克)陈皮另研末,四两(120克)。

【用法】将五仁别研为膏,入陈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下。现代用法:五仁研为膏,陈皮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下。

【功效】润肠通便。

济川煎

vince 0

【方剂名】济川煎,出自明·《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一至五钱(9~15克)、牛膝二钱、酒洗肉苁蓉,去咸,二三钱(6~9克)、泽泻一钱半(4.5克)、升麻五分至七分(1.5~2.1克)、枳壳,虚甚者不必用,一钱(3克)。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通幽汤

vince 0

【方剂名】通幽汤,出自金·《脾胃论》。

【组成】桃仁泥、红花各一分(各0.3克),生地黄、熟地黄各五分(各1.5克),当归身、炙甘草、升麻各一钱(各3克)。

【用法】上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煮,去渣,稍热服之,食前。

【功效】活血通络润降。

疏凿饮子

vince 0

【方剂名】疏凿饮子,出自宋·《济生方》。

【组成】泽泻(12克)、炒赤小豆(15克)、商陆(6克)、去芦羌活(9克)、大腹皮(15克)、椒目(9克)、木通(12克)、去芦秦艽(9克)、槟榔(9克)、茯苓皮(30克)。

【用法】上等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按证酌最,改汤剂,加姜5片,水煎服。

【功效】泻下逐水,疏风发表。

禹功散

vince 0

【方剂名】禹功散,出自金·《儒门事亲》。

【组成】头末黑牵牛(120克)、茴香(30克)。

【用法】为末,每一钱(3克),姜汁调下。

【功效】行气消肿,逐水通便。

己椒苈黄丸

vince 0

【方剂名】己椒苈黄丸,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椒目、熬葶苈、大黄各一两(各30克)。

【用法】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次1丸,食前温水送服,每日3次,酌情渐增。

【功效】攻逐水饮,利水通便。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vince 0

【方剂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柴胡四两(12克),龙骨、生姜、人参、去皮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各4.5克),洗半夏二合半(10克),黄芩一两(3克),铅丹一两半(1克),大黄二两(6克),熬牡蛎一两半(4.5克),擘大枣六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