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白附子 Rhizoma Typhonii (英) Giant Typhoniumh Rhizome 【别名】 禹白附、牛奶白附、红南星。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 Typhonium giga
Posts published in “中药大全”
摘 要:巴豆 (《本经》) 【异名】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论》),江子(《瑞竹堂经验方》),老阳子(《纲目》),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中国药植志》),巴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摘 要:八仙花 (《植物名实田考》) 【别名】粉团花、紫阳花(《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叶、花。 【植物形态】绣球 落叶灌木。小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叶大而稍厚,对生,椭圆形
摘 要:白前 (《别录》) 【异名】石蓝、嗽药(《唐本草》)。 【来源】为萝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①柳叶白前,又名:水杨柳、大鹤瓢、水柳。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匍
摘 要: 紫葳 【释名】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 (花、根)酸、微寒、无毒。 (茎、叶)苦、平、无毒。 【主治】 1、妇女血崩。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后服四物汤。
摘 要:山药藤 (《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植物形态详"山药"条。 【采集】秋季连根拔起,晒干。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治皮肤湿疹、丹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煎水熏洗或捣
摘 要:山楂根 (《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根。植物形态详"山楂"条。 【性味】《分类草药性》:"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消积,祛风,止血。治食积,痢疾,关节痛,咯血。 ①《纲目》
摘 要:山姜花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花。植物形态详"山姜"条。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①《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消食,杀酒毒。" ②《本草图经》:"
摘 要:【中文名】紫菀(《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青菀(《吴普本草》),紫`(《别录》),返魂草根、夜牵牛(《斗门方》),紫菀茸(《本草述》)。 【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紫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