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人参、黄芪(蜜炙)、茯苓、白术(炒)、灵芝、黄精(制)、制首乌、佛手、五味子、白酒。
【制法】制成酒剂。每瓶450毫升分装,待用。
【功效】大补气血,健脾益肾,养心安神,抗老延寿。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方剂名】秦艽扶羸汤,出自宋·《杨氏家藏方》。
【组成】柴胡(60克)、人参(45克)、鳖甲(45克)、秦艽(45克)、地骨皮(45克)、半夏(30克)、紫菀(30克)、甘草(30克)、当归(33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每服15克,加生姜5片,乌梅1枚,红枣1枚,水煎服。
【功效】养阴除蒸,补气肃肺。
【方剂名】大造丸,出自明·《扶寿精方》。
【组成】紫河车一具,龟板二两(60克),黄柏、杜仲各一两五钱(各45克),牛膝、天门冬、麦门冬各一两二钱(各36克),人参一两(30克),生地黄二两五钱(75克)。
【用法】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
【功效】益肺补肾,滋阴清热。
【配方】人参、老鹤草各30克,川乌、草乌各45克,红花、牛膝、炮山甲、川续断、麻黄各15克,白酒500毫升,黄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九味研成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和黄酒,密封,浸泡3~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益气活血,温经通络。
【方剂名】拯阴理劳汤,明·《医宗必读》。
【组成】人参(6克)、麦门冬(12克)、白芍(12克)、生地黄(12克)、女贞子(12克)、龟板(15克)、当归(9克)、薏苡仁(9克)、橘红(9克)、牡丹皮(9克)、莲子肉(9克)、百合(9克)、炙甘草(6克)、大枣两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