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伤科补要》
【配方】红花、参三七、生地黄、川芎、当归身、乌药、落得打、乳香、五加皮、防风、川牛膝、干姜、牡丹皮、肉桂、延胡索、姜黄、海桐皮各15g。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配方】醋制延胡索25g,炒小茴香15g,炒土鳖虫15g,乌药15g,细辛10g。
【制法】上述药物碾碎置陶瓷或玻璃容器内,用白酒500ml浸泡,2周后过滤,即得。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
【配方】炒苍术50g,党参30g,茯苓20g,神曲20g,木香15g,乌药15g,补骨脂15g,炒白术15g,肉豆蔻15g,制附片10g,干姜10g,炙甘草10g。
【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配方】黄芪30g,蒲公英20g,百合20g,乌药10g,白芍20g,甘草10g,丹参20g,炒神曲10g,炒山楂10g,炒麦芽10g。
【制法】上述药物用白酒1500ml浸泡2周后,去药渣过滤即成。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配方】百合30g,柴胡20g,明党参20g,山药20g,当归20g,郁金20g,乌药20g,乌梅20g,赤芍20g,甘松10g,甘草12g。
【制法】上药打成粗末,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去药渣过滤即得。
【配方】苍术、乌药、杜仲、牛膝各60克,陈皮、厚朴、当归、枳壳、独活、槟榔、木瓜、川芎、桔梗、白芷、茯苓、半夏、麻黄、肉桂、防己、甘草、白芍各30克,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将前二十一味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约2小时,取出待冷,埋地下3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散寒燥湿,活血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