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配方】炙款冬花24g,杏仁24g,罂粟壳12g,桔梗18g,炙僵蚕24g,炙全蝎6g,天竺黄18g。
【制法】上药碾成粗粉,纱布袋装,扎口,用白酒500ml浸泡,2周后即可饮用。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配方】炙款冬花24g,杏仁24g,罂粟壳12g,桔梗18g,炙僵蚕24g,炙全蝎6g,天竺黄18g。
【制法】上药碾成粗粉,纱布袋装,扎口,用白酒500ml浸泡,2周后即可饮用。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配方】炙麻黄20g,桃仁20g,杏仁20g,清半夏20g,紫苏子20g,远志20g,白果20g,补骨脂20g,茯苓20g,陈皮20g,沙参20g,淫羊藿20g,五味子30g,地龙30g,制僵蚕30g,黄芪30g,细辛6g,甘草6g。
【来源】《新编中成药》
【配方】野马追50g,炙麻黄40g,桔梗100g,法半夏150g,甘草50g。
【制法】上述药物碾成粗末,用白酒1250ml浸泡,14日后过滤,加冰糖100g,溶化后即成。
姜在养生保健中历史很久,谚语有“一杯茶一片姜,驱寒健胃是良方”、“早晨三片姜,胜过饮参汤”、“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常食暖胃养生。
车前草味甘,性微寒,归肝经、肺经、小肠经、肾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清肝明目,化痰止咳,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泻泄、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方剂名】黛蛤散,出自清·《卫生鸿宝》。本方制丸,名“青蛤丸”。
【组成】青黛三钱(9克)、煅蛤粉三钱(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克。布袋包煎,每用9克。丸剂,每服6克,睡前含化。
【功效】清肝泻火,化痰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