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黑豆、黑芝麻、大枣、何首乌、熟地黄各40克,当归、川芎各10克,60度米酒750毫升。
【制法】将上药投入米酒中,密封,浸泡15~20天后即可取用。
【功效】滋阴养血,乌须黑发。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配方】肥母鸡1只,大枣200克,生姜2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将鸡褪去毛,开肚去肠,清洗干净,切成数小块;将生姜切薄片;大枣去核。然后将鸡、姜、枣置于瓦锅内,将白酒全部倒入,用泥封固坛口。另用一大铁锅,倒入水,以能浸瓦坛一半为度。将药坛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置火上,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约2小时,即取出药液,放凉水中拔出火毒,药酒即成,备用。
【功效】补虚,健身,益寿。
枣主养命以应天,列为“上品”,古称“美枣”。宋代医家寇宗爽称作“御枣”、“扑落酥”。《清异录》记载,益一损者枣,故医日为“百益红”、“红枣”。
【药材简介】为鼠李科落叶乔木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用时破开或去核。
【美容功效】补中益气,养血驻颜。
【方剂名】桂枝汤,出自汉《伤寒论》。本方又名“阳旦汤”。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炙(6克)、生姜三两,切(9克)、大枣十二枚,擘(3克)。
【用法】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方剂名】拯阴理劳汤,明·《医宗必读》。
【组成】人参(6克)、麦门冬(12克)、白芍(12克)、生地黄(12克)、女贞子(12克)、龟板(15克)、当归(9克)、薏苡仁(9克)、橘红(9克)、牡丹皮(9克)、莲子肉(9克)、百合(9克)、炙甘草(6克)、大枣两枚。
【方剂名】薯蓣丸,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大山芋丸”。
【组成】薯蓣三十分(30克),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大豆黄卷各十分(各10克),甘草二十八分(28克),人参、阿胶各七分各7克),川芎、白芍、白术、麦门冬、防风、杏仁各六分(各6克),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5克),干姜三分(3克),白蔹二分(2克),大枣一百枚(100个)。
【用法】蜜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口服。临床应用也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汤剂常用量。
【功效】调理脾胃,益气和荣,祛风除邪。
【主治】虚劳不足、气血两虚、外兼风邪,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身体瘦弱,不思饮食,健忘失眠,骨节酸痛,风气百疾,舌淡苔白,脉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