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中医
【配方】黄连15g,黄芩15g,阿胶15g,白芍20g,五味子15g,炒酸枣仁15g,夜交藤20g,龙齿30g,珍珠母30g。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来源】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配方】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15g,赤芍15g,红花15g,枳壳15g,柴朗15g,甘草15g,桔梗15g,川芎15g,牛膝15g,珍珠母15g,夜交藤20g,酸枣仁20g。
五味子性温,味酸,归肺经、肾经、心经,敛肺滋阴,涩精止泻,生津敛汗,宁心安神,益气养阴。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用于渗湿利水,健脾止泻,宁心安神,保健益寿。
【配方一】麦冬60克,柏子仁、白茯苓、当归身、龙眼肉各30克,生地黄45克,低度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将前六味切碎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即可取用。
【功效】补血滋阴,宁心安神。
【配方】五味子、柏子仁、丹参各6克,龙眼肉、党参各9克,白酒600毫升。
【制法】将前5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浸泡期间,每日振摇1次),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补气血,滋肺肾,宁心安神。
【配方一】
【配方】冬虫夏草5克,人参、三七各10克,龙眼肉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先将前三味药研为粗末,与龙眼肉共置入容器中(或装入纱布袋),注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以上,过滤即得。
【功效】补气养血,宁心安神。
【配方一】
【配方】天麻15克,黄芪、党参、何首乌、五味子、枸杞子、茯苓各10克,白糖适量,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上药研成粗末,用纱布袋装,扎口,白酒浸泡。14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榨得的药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即得。每瓶250毫升或500毫升,待用。
【功效】益气养阴,健脑益智,宁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