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配方】当归30g,肉桂6g。
【制法】上药用甜酒500ml浸泡,密封1周后启封饮用。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来源】四川中医
【配方】白花蛇一条,全蝎15g,雪莲花15g,地龙20g,黑蚂蚁20g,威灵仙20g,制乳香12g,制没药12g,当归12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川牛膝10g,红参10g。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松叶(鲜)250g,独活25g,麻黄25g。
【制法】松叶切细,余药粉碎,纱布袋装,扎口,用白酒1500ml浸泡。春夏7日,秋冬14日。取出药袋后压榨取液,将榨得的药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即得。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配方】生川乌12g,生草乌12g,花椒12g,红花12g,土鳖虫12g,穿山甲12g,五加皮30g,羌活20g,独活20g。
【加减】上肢重者加桑枝12g,姜黄15g;下肢重者加川牛膝12g;坐骨神经痛者加制马钱子9g,小白花蛇一条;骨性关节炎者加鹿角霜15g,鹿衔草15g:创伤性关节炎者加三七10g,血竭6g。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当归45g,防风45g,细辛45g,制附子10g,麻黄35g。
【制法】上药捣碎,入纱布口袋中,扎口,入白酒1500ml中浸泡。将容器密封后置锅中隔水煮沸,20分钟后熄火,自然冷却后将容器移至阴凉处存放。7日后开取饮用。
吴茱萸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是足三阴经药,宣寒湿痹,通络活血,温中降逆止呕,开郁化滞,润肝燥脾,散寒止痛,助阴止泻,主治肝火犯胃、腕肋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肾经、肝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止崩漏带,理气止血,逐塞安胎,解毒杀虫。艾叶可抗菌、抗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抗凝、抗过敏、解热、镇静、护肝利胆、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