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配方】白及25g,土槿皮25g,槟榔25g,生百部25g,川椒25g,大枫子仁12g,斑蝥(去翅,去足)2g。
【制法】取白及、土槿皮、槟榔、生百部、川椒五味,分别研碎i另将斑蝥研细与大枫子仁混合,捣成泥状,然后加白酒或60%~70%乙醇300ml,浸泡7日,过滤后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配方】白及25g,土槿皮25g,槟榔25g,生百部25g,川椒25g,大枫子仁12g,斑蝥(去翅,去足)2g。
【制法】取白及、土槿皮、槟榔、生百部、川椒五味,分别研碎i另将斑蝥研细与大枫子仁混合,捣成泥状,然后加白酒或60%~70%乙醇300ml,浸泡7日,过滤后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配方一】
【配方】斑蝥5克,侧柏叶10克,辣椒10克,干姜5克,白僵蚕10克,75%乙醇适量。
【制法】将上药按比例研为粗末,投入75%乙醇(酒精)中,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取用。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祛风止痒。
【配方】芫菁、巴豆、斑蝥(去翅足)各10克,附子、踯躅、细辛、乌头、干姜、桂心、蜀椒、天雄、黄芩各3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十二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温肾散寒,搜风通络,通便泻火。
【配方】黄柏、黄芩、车前子、独活、丁香、红娘子、山甲球、篇蓄、皂角刺、川黄连、龙衣、鹤虱各6克,土茯苓、白花蛇、地骨皮各30克,牛蒡子、木通、白芷、大黄、天花粉各9g,黑、白丑各18克,大枫子肉、生地黄各12克,斑蝥2.1克(去头、足),蜈蚣2条(去头、足),白酒1000毫升。
【制法】先将斑蝥、红娘子以糯米少许同炒至米黄为度,去米不用。将白花蛇去鳞,合上药共研为粗末,浸入酒中,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服用。
【功效】发汗透邪,活血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