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配方】升麻90g,牡蛎180g。
【制法】牡蛎碾碎。上述药物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后过滤,即得。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来源】中医杂志
【配方】海藻60g,昆布60g,海浮石60g,生牡蛎60g,山慈菇30g,夏枯草30g。
【制法】将海浮石、生牡蛎粉碎成粗粉,诸药加入米酒1500ml先浸泡20分钟,加热煮沸转小火再煮15分钟左右,熄火,待凉后兑入高度白酒500ml,继续浸泡,2周后过滤,即得。
【来源】中医杂志
【配方】天冬60g,浙贝母12g,生牡蛎30g,白芥子10g,僵蚕10g,露蜂房10g,昆布15g,海藻15g,荔枝核12g,橘核12g,鹿角片12g,三棱10g,莪术10g,生麦芽30g。
【制法】上述药物碾碎成粗末,用白酒1500ml浸泡2周,过滤即得。
牡蛎味甘、咸,归肝经、肾经。历代养生疗疾实践中,均认识到牡蛎有敛阴止汗、平肝潜阳、涩精止遗、软坚化痰之功。常用于治疗惊痫、眩晕、盗汗、遗精、带下、崩漏、瘰疬瘿瘤。
牡蛎是软体动物,身体长卵圆形,生活在浅海7米左右的泥沙中,肉味鲜美,壳生或煅可入药,又名蚝。李时珍说:“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日蛎,言其粗大也。”杨孚《异物志》中有古贲之称。5~9月繁殖,杂食。海洋均产。
【方剂名】镇肝熄风汤,出自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生赭石(轧细)各一两(30克),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甲(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五钱各(15克),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各二钱(6克),甘草一钱半(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方剂名】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去苗土一两(30g),煅牡蛎米泔浸再刷去土后火烧通赤一两(30g),麻黄根洗一两(9g)。
【用法】三药为粗散,每服9g,水一盏半,加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自汗、盗汗证。自汗,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