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归肾经,常用于温肾阳、暖子宫、燥湿杀虫、祛风散寒,治疗阳痿、性功能减退,子宫寒而不孕等症。
Posts tagged as “祛风散寒”
【配方一】
【配方】厚朴、桔梗、防风、桂枝、茅术、贡术、制川乌、白芷各8克,大黄、广皮各10克,檀香、紫豆蔻、川椒、藿香各6克,威灵仙、甘草各5克,冰糖520克,白酒5200毫升。
【制法】将前十六味加工成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和冰糖,隔水加热煮沸后,密封,静置24小时后,过滤去渣,装入瓷坛储存备用。
【功效】祛风散寒,理气消胀,健脾和胃,化积消滞。
【配方】秦艽、牛膝、川芎、防风、桂心、独活、丹参、赤茯苓各60克,杜仲15克,侧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干姜、麦冬、地骨皮各45克,五加皮150克,薏苡仁30克,大麻仁(炒)50克,白酒3000毫升。
【制法】将前十七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利水。
【配方】松节、桑枝、桑寄生、钩藤、川续断、天麻、金毛狗脊、秦艽、青木香、海风藤、五加皮、菊花各30克,乌梢蛇75克,蜈蚣5条,狗胫骨100克,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将前十四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取浸液;另将狗胫骨加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至500毫升,入浸液中,混匀,密封,静置3日后,即可服用。
【功效】祛风散寒,搜风通络。
【配方】制川乌、制首鸟各15克,制草乌6克,追地风、千年健各9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五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7口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配方一】
【配方】血竭100克,红花100克,樟脑50克,高良姜200克,荜茇250克,细辛100克,白芥子100克,冰片50克,生地黄100克,生乳香50克,没药50克,鹅不食草150克,50度以上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将上药混匀,置容器内,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后即可启用。
【功效】祛风散寒,化淤通络。
【配方】麻黄、川椒、细辛、防风、苍术、干姜、肉桂、桔梗各1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八味捣碎,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散寒,辟瘟解毒。
【方剂名】阳和解凝膏,出自清·《外科全生集》。
【组成】鲜牛蒡(大力子梗、叶、根)三斤(1500克),鲜白凤仙梗四两(120克),川芎一两(30克),附子二两(50克),桂枝二两(60克),大黄二两(60克),当归二两(60克),肉桂二两(60克),草乌二两(60克),川乌二两(60克),地龙二两(60克),僵蚕一两(60克),赤芍二两(60克),白芷二两(60克),白蔹二两(60克),白及二两(60克),乳香二两(60克),没药二两(60克),官桂二两(60克),续断一两(30克),防风一两(30克),荆芥一两(30克),五灵脂一两(30克),木香一两(30克),香橼一两(30克),陈皮一两(30克),苏合油四两(120克),麝香一两(30克),大麻油十斤(5000克)。
【用法】制膏,外用。
【功效】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