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配方】制川乌9g,制草乌9g,乌梢蛇9g,全蝎6g,蜈蚣2条,地龙9g,炙麻黄9g,桂枝12g,细辛6g,当归15g,独活15g,炙黄芪20g,川牛膝10g,木瓜20g,白芍30g,甘草6g。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配方】制川乌9g,制草乌9g,乌梢蛇9g,全蝎6g,蜈蚣2条,地龙9g,炙麻黄9g,桂枝12g,细辛6g,当归15g,独活15g,炙黄芪20g,川牛膝10g,木瓜20g,白芍30g,甘草6g。
【来源】新医药学杂志
【配方】当归120g,土茯苓90g,生地黄60g,防风60g,威灵仙90g,防己60g,红花60g,木瓜30g,蝮蛇500g,眼镜蛇500g,赤链蛇500g。均用活蛇。
【来源】《江苏省药品标准》
【配方】老鹳草600g,丁公藤300g,桑枝150g,豨莶草150g。
【制法】以上4药加水适量,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沉淀,过滤,浓缩。每50ml浓缩液加入白酒80ml,每日充分搅拌1次,连续3天,静置,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物压榨,榨出液静置沉淀,滤过,滤液与上清液合并,滤过即得。
【配方】当归、巴戟天、肉苁蓉、杜仲、人参、沉香,小茴香、破故纸、熟地黄、石菖蒲、青盐、木通、山茱萸、石斛,天冬、陈皮、狗脊、菟丝子、牛膝、酸枣仁、覆盆子各30克,枸杞子、神曲各60克,川椒21克,白豆蔻、木香各9克,砂仁、大茴香、益智仁、乳香各15克,狗胫骨200克,淫羊藿120克,糯米1000克,大枣500克,生姜60克(捣汁),鲜山药120克(捣汁),远志30克,白酒35千克。
【制法】将前三十二味和远志共制为粗末,糯米同大枣同蒸为黏饭,待温,加入姜汁、山药汁、药末和120克炼蜜,拌和令匀,分作4份,分别装入4个绢袋,各置酒坛中,每坛各注入白酒的1/4,密封,浸泡21日后,即可取用。
【功效】温肾阳,益气血,散寒邪,通经络。
【配方】狗脊、丹参、黄芪各30克,当归25克,防风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五味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通经络。
【方剂名】桑枝虎杖汤,出自现代·《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组成】桑枝30克、虎杖根15克、金雀根30克、臭梧桐30克、红枣10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