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芫菁、巴豆、斑蝥(去翅足)各10克,附子、踯躅、细辛、乌头、干姜、桂心、蜀椒、天雄、黄芩各3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十二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温肾散寒,搜风通络,通便泻火。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配方】芫菁、巴豆、斑蝥(去翅足)各10克,附子、踯躅、细辛、乌头、干姜、桂心、蜀椒、天雄、黄芩各3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十二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温肾散寒,搜风通络,通便泻火。
《本草纲目》记载两个案例:“昔有人素来多酒欲,病小腹绞痛不可忍,小便如淋,诸药不效,偶用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遂止。有人因虚服附子药多,大便秘,服黄芩、黄连药而愈。此皆热厥之症也。”
【配方】黄柏、黄芩、车前子、独活、丁香、红娘子、山甲球、篇蓄、皂角刺、川黄连、龙衣、鹤虱各6克,土茯苓、白花蛇、地骨皮各30克,牛蒡子、木通、白芷、大黄、天花粉各9g,黑、白丑各18克,大枫子肉、生地黄各12克,斑蝥2.1克(去头、足),蜈蚣2条(去头、足),白酒1000毫升。
【制法】先将斑蝥、红娘子以糯米少许同炒至米黄为度,去米不用。将白花蛇去鳞,合上药共研为粗末,浸入酒中,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服用。
【功效】发汗透邪,活血通络。
【药材简介】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美容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方剂名】清咽宁嗽汤,出自明·《医学统旨》。
【组成】桔梗二钱(6克),栀子一钱(3克),黄芩、桑白皮、甘草、前胡、知母、贝母各一钱(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咽,止咳化痰。
【方剂名】清热泻脾散,出自清·《医宗金鉴》。
【组成】栀子、生地黄、黄芩、茯苓各三钱(各9克),煅石膏半两(15克),黄连、灯心草各一钱(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水煎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