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滋水清肝饮,清·《医宗己任编》。
【组成】熟地黄(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芍(10克)、栀子(10克)、酸枣仁(10克)、当归(1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原始剂量缺,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滋阴养血,清热疏肝。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方剂名】滋水清肝饮,清·《医宗己任编》。
【组成】熟地黄(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芍(10克)、栀子(10克)、酸枣仁(10克)、当归(1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原始剂量缺,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滋阴养血,清热疏肝。
【方剂名】虎潜丸,元·《丹溪心法》,本方又名“健步虎潜丸”。
【组成】酒炒黄柏半斤(250克)、洒炙龟板四两(120克)、陈皮二两(60克)、酒炒知母二两(60克)、熟地黄二两(60克)、白芍药二两(60克)、锁阳一两半(45克)、炙虎骨一两(30克)、干姜半两(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酒糊或粥糊或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丸,每曰2次,淡盐汤或开水送服。亦可改用饮片水煎服,用量按常规汤剂剂量。
【功效】滋阴降火,强健筋骨。
【方剂名】滋阴大补丸,明·《医方考》录朱丹溪方。
【组成】熟地黄二两(60克)、牛膝一两半(45克)、山药一两半(45克)、山茱萸一两(30克)、杜仲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巴戟天一两(30克)、五味子一两(30克)、小茴香两(30克)、肉苁蓉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石菖蒲半两(15克)、甘杞子半两(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枣肉捣和,蜜丸。每服9克,每日2次,盐开水或黄酒送服。
【功效】益肝滋肾。
【方剂名】桑麻丸,明·《寿世保元》,本方源于《寿世保元》,名“扶桑至宝丹”,清·《医方集解》引载易名为“扶桑丸”,清·《医级宝鉴》选录并更名为“桑麻丸”。
【组成】桑叶(500克)、黑芝麻(120克)、白蜜(500克)。
【用法】将黑芝麻捣碎熬浓汁,和蜜炼,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每服9克,每曰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明目。
【方剂名】沙参麦冬汤,清·《温病条辨》,本方又名“沙参麦冬饮”。
【组成】沙参(10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桑叶(6克)、生扁豆(10克)、天花粉(10克)、麦门冬(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方剂名】一贯煎,清·《续名医类案》。
【组成】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川檩子(10克)。
【用法】水煎服,原书剂量缺,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滋养肝肾,疏肝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