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抵当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水蛭、虻虫各30个(各6克),桃仁20个(9克),大黄三两(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破血逐瘀。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方剂名】通窍活血汤,出自清·《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川芎各一钱(各6克),桃仁二钱(6克),红花、生姜各三钱(各9克),麝香五厘(0.15克),老葱3根,大枣7枚。
【用法】前七味用黄酒250克,煎至一盅,去渣,入麝香微煎,临卧服。
【功效】活血通窍。
【方剂名】会厌逐瘀汤,出自清·《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9克)、红花(6克)、生地黄(12克)、当归(9克)、赤芍(9克)、枳壳(6克)、桔梗(3克)、柴胡(6克)、玄参(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行气活血,解毒利咽。
【方剂名】膈下逐瘀汤,出自清·《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红花各半两(各9克),生地四钱(12克),当归、赤芍、枳壳、桔梗、甘草各二钱(各6克),柴胡、玄参各一钱(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逐瘀消瘤,行气止痛。
【方剂名】橘皮竹茹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功效】和胃降逆,益气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