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经典名方”

桑麻丸

vince 0

【方剂名】桑麻丸,明·《寿世保元》,本方源于《寿世保元》,名“扶桑至宝丹”,清·《医方集解》引载易名为“扶桑丸”,清·《医级宝鉴》选录并更名为“桑麻丸”。

【组成】桑叶(500克)、黑芝麻(120克)、白蜜(500克)。

【用法】将黑芝麻捣碎熬浓汁,和蜜炼,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每服9克,每曰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明目。

沙参麦冬汤

vince 0

【方剂名】沙参麦冬汤,清·《温病条辨》,本方又名“沙参麦冬饮”。

【组成】沙参(10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桑叶(6克)、生扁豆(10克)、天花粉(10克)、麦门冬(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一贯煎

vince 0

【方剂名】一贯煎,清·《续名医类案》。

【组成】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川檩子(10克)。

【用法】水煎服,原书剂量缺,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滋养肝肾,疏肝理气。

保阴煎

vince 0

【方剂名】保阴煎,明·《景岳全书》。

【组成】生地黄二钱(9克)、熟地黄二钱(9克)、芍药二钱(9克)、山药一钱半(9克)、续断一钱半(9克)、黄芩一钱半(9克)、黄柏一钱半(9克)、生甘草一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凉血。

拯阴理劳汤

vince 0

【方剂名】拯阴理劳汤,明·《医宗必读》。

【组成】人参(6克)、麦门冬(12克)、白芍(12克)、生地黄(12克)、女贞子(12克)、龟板(15克)、当归(9克)、薏苡仁(9克)、橘红(9克)、牡丹皮(9克)、莲子肉(9克)、百合(9克)、炙甘草(6克)、大枣两枚。

加减复脉汤

vince 0

【方剂名】加减复脉汤,清·《温病条辨》。

【组成】炙甘草六钱(18克)、干地黄六钱(18克)、生白芍六钱(18克)、麦门冬五钱(15克)、阿胶三钱(9克)、麻仁三钱(9克)。

七宝美髯丹

vince 0

【方剂名】七宝美髯丹,明·《本草纲目》引《积菩堂方》。

【组成】赤白何首乌各一斤(各500克),白茯苓半斤(250克),牛膝半斤(250克),当归半斤(250克),枸杞半斤(250克),菟丝子半斤(250克),补骨脂四两(120克)。

【用法】蜜丸,每日3次,口服。

【功效】滋肾精,养肝血。

【主治】肝肾不足,须发早白,腰膝无力,齿牙动摇,遗精,舌红苔少,脉细。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脱发、须发早白、男性不育症等病症以及体虚进补、抗衰老。

还少丹

vince 0

【方剂名】还少丹,宋·《洪氏集验方》。本方又名“真人还少丹”。

【组成】熟地黄五钱(15克)、山药一两半(45克)、牛膝一两半(45克)、枸杞子五钱(15克)、山萸肉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杜仲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五味子一两(30克)、石菖蒲一两(30克)、楮实一两(30克)、小茴香一两(30克)、巴戟天一两(30克)、肉苁蓉一两(30克)。

左归饮

vince 0

【方剂名】左归饮,明·《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二三钱至一二两(9~30克)、山药二钱(6克)、枸杞二钱(6克)、炙甘草一钱(3克)、茯苓一钱半(4.5克)、山茱萸一二钱(3~6克),畏酸者少用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真阴不足,症见腰酸遗泄,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等病症。

补肾养血汤

vince 0

【方剂名】补肾养血汤,清·《伤科大成》。

【组成】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饼、丹参、茺蔚子各三钱(各9克),枸杞子一钱五分(4.5克),当归二钱(6克),杜仲、白芍、山茱萸、肉苁蓉各一钱(各3克),红花五分(1.5克,)胡桃仁四钱(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强筋。

【主治】关节脱位,舌质偏淡,脉细。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卵巢早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习惯性关节脱位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