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0年10月30日
膳食,即指日常进用的饭菜。在这些饭菜中包含着各种营养素,比如热量、蛋白质、脂肪等。其中钙、磷、钾、钠、镁、氯这六种营养素被称为“常量元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膳食模式和结构的改变,让人群出现一些慢性疾病的高发的问题。为此,以防慢性疾病为目标,在饮食摄入量方面做了相关指导标准(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含四个指标: 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 平均需要量(EAR) :意思是吃够这么多,人体才有更好的成长发育条件
- 推荐摄入量(RNI) :意思是吃这么多就刚刚好
- 适宜摄入量(AI) :意思是吃这么多足够了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意思是再吃就有问题了
那么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尽量参考中间两个指标。
来看看按年龄段(或特殊情况,如怀孕)对这六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参考:

钙 calcium:
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成分。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参与调节和维持细胞功能、体液酸碱平衡;参与血液凝固、激素分泌。
长期缺钙可致儿童佝偻病;中老年人骨质软化症。长期摄入过量可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磷 phosphorus :
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与钙结合构成骨骼和牙齿;参与物质代谢,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正常饮食可获得足够的磷。
镁 magnesium :
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具有调节细胞钾、钠分布,维持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 兴奋性等功能。
钾 potassium :
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参与糖、蛋白质的代谢,维持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等。钾缺乏可引起神经肌肉、心血管、中枢神经发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变。
钠 sodium :
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及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摄钠过多是高血压原因之一。
氯 chlorine :
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血液CO2运输等。
含氯的食物有:食盐、海带等海藻类、橄榄、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