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桂枝、穿山甲(代)、地龙、皂角刺各10克,茯苓20克,赤芍、桃仁、鳖甲各15克,牡丹皮8克,低度白酒(或黄酒)300毫升。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煮2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并加热浓缩,取浓汁200毫升,与酒混合盛入瓶中备用。
【功效】活血化淤,软坚散结,化气利水。
Focus on our own health
【配方】桂枝、穿山甲(代)、地龙、皂角刺各10克,茯苓20克,赤芍、桃仁、鳖甲各15克,牡丹皮8克,低度白酒(或黄酒)300毫升。
【制法】将上药加水煎煮2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并加热浓缩,取浓汁200毫升,与酒混合盛入瓶中备用。
【功效】活血化淤,软坚散结,化气利水。
【配方】苍术、乌药、杜仲、牛膝各60克,陈皮、厚朴、当归、枳壳、独活、槟榔、木瓜、川芎、桔梗、白芷、茯苓、半夏、麻黄、肉桂、防己、甘草、白芍各30克,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将前二十一味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约2小时,取出待冷,埋地下3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散寒燥湿,活血消肿。
【方剂名】真武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9克),白芍三两(9克),白术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炮附子(去皮,破八片)一枚(9克)。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温阳利水。
【方剂名】清热泻脾散,出自清·《医宗金鉴》。
【组成】栀子、生地黄、黄芩、茯苓各三钱(各9克),煅石膏半两(15克),黄连、灯心草各一钱(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水煎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方剂名】还少丹,宋·《洪氏集验方》。本方又名“真人还少丹”。
【组成】熟地黄五钱(15克)、山药一两半(45克)、牛膝一两半(45克)、枸杞子五钱(15克)、山萸肉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杜仲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五味子一两(30克)、石菖蒲一两(30克)、楮实一两(30克)、小茴香一两(30克)、巴戟天一两(30克)、肉苁蓉一两(30克)。
【方剂名】左归饮,明·《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二三钱至一二两(9~30克)、山药二钱(6克)、枸杞二钱(6克)、炙甘草一钱(3克)、茯苓一钱半(4.5克)、山茱萸一二钱(3~6克),畏酸者少用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真阴不足,症见腰酸遗泄,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等病症。
【方剂名】薯蓣丸,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大山芋丸”。
【组成】薯蓣三十分(30克),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大豆黄卷各十分(各10克),甘草二十八分(28克),人参、阿胶各七分各7克),川芎、白芍、白术、麦门冬、防风、杏仁各六分(各6克),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5克),干姜三分(3克),白蔹二分(2克),大枣一百枚(100个)。
【用法】蜜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口服。临床应用也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汤剂常用量。
【功效】调理脾胃,益气和荣,祛风除邪。
【主治】虚劳不足、气血两虚、外兼风邪,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身体瘦弱,不思饮食,健忘失眠,骨节酸痛,风气百疾,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剂名】人参养荣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录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养荣汤”。本方又名“人参养营汤”;本方丸制,名“人参养荣丸”。
【组成】黄芪一两(30克)、当归一两(30克)、桂心一两(30克)、炙甘草一两(30克)、陈皮一两(30克)、白术一两(30克)、人参一两(30克)、白芍药三两(90克)、熟地黄三分(古制应为七钱半,约22克)、五味子三分(古制,应为七钱半约22克)、茯苓三分(10克)远志半两(15克)、生姜2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丸剂,每服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益气补血,养血安神。
【主治】脾肺气虚,营血不足,倦怠无力,食少气短,惊悸健忘,夜寐不安,咽干唇燥,毛发脱落,或疮疡溃后久不收敛,舌淡胖,脉虚弱。